无死角扫除坍塌隐患,让应急预案只是“预案”

2018-04-12 282 0

  2018年4月5日17时许,石岩街道水田社区一混凝土搅拌站正在搭建铁皮棚的施工工地在作业过程中,西北侧钢支撑发生弯曲、折断并坍塌,致使在铁皮棚上方工作的工人坠落或顺着铁皮滑落至地面,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
  2018年4月6日下午3点左右,合肥市高铁南站附近一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履带吊倒塌事故,倾倒的履带吊砸中两辆轿车,致一名男性驾驶员受伤。
  2018年4月6日上午10时许,崇左市一楼盘工地在埋管作业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两人被埋。
  2018年4月10日上午11点左右,成都市双流区黄甲镇黄瓦街正在进行改造施工,施工现场发生垮塌,造成1人死亡。
  多起坍塌事故令人惊心,我们在施工中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提升施工安全呢?
  基坑、基槽开挖及人工扩孔桩
  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坍塌
  选择适合的基坑坑壁形式
  当坑基顶部无重要建(构)筑物,场地有放坡条件且基坑深度不大于10m时,可优先采用坡率法。采用坡率法时,关键是要确定正确的坡率允许值。一般坑壁的坡率允许值可按工程类比的原则并结合已有稳定边坡的坡率值分析确定。
  当施工场地不能满足设计坡率值的要求时,应对坑壁采取支护措施。选择支护结构,首先要确定基坑坑壁的安全等级。按照规范的要求,坑壁的安全等级按其损坏后可能造成的破坏后果的严重性、坑壁类型和基坑深度等因素,确定为一、二、三级。坑壁安全等级一、二级适合采用挖孔灌注桩护壁,坑壁安全等级二、三级适合采用土钉墙护壁。
  加强对地表水的控制
  (1)对采用支护结构的坑壁应设置泄水孔,保证护壁内侧土体内水压力能及时消除,减少土体含水率,也便于观察基坑周边土体内地表水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泄水孔外倾坡度不宜小于5%,间距宜为2~3m,并宜按梅花形布置。
  (2)排水明沟。在基坑坡顶做1.0m宽,12cm厚的混凝土保护层,保护层外侧做400mm×400mm的排水沟,防止地表水的下渗及对基坑边的冲刷。每隔20m及转角处设置800mm×800mm×1200mm的砖砌集水井,需要时用抽水泵抽水,经沉淀后排放。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在基坑上口四周做好土堤和截水沟,坑底如有集水,要做集水坑用水泵把水抽出坑外的排水管道。
  (3)基坑围护渗水处理措施。基坑土方大开挖时,如有掺水,视渗水面积及渗水量的大小。如果出现渗水量小,采用水泥砂浆掺一定量的水玻璃加以修补;如果出现局部渗水量较大,则在出水处设置引流管,引至基坑边的排水沟,汇至集水井用水泵抽出;如果出现渗水面积大,则在该处坡上桩边采用地质钻机引孔,压密注浆止水。
  楼板、梁等结构个雨棚等坍塌
  (1)拆除建筑物的栏杆、楼梯和楼板等,应该和整体拆除进度相配合,不能先行拆掉。建筑物的承重支柱和横梁,要等它所承担的全部结构拆掉后才能拆除。拆除建筑物时,楼板上不可有多人聚集和堆放材料,以免发生危险。
  (2)避免因阳台、雨蓬太大,挑出太多,以至抗倾覆能力不足。施工过程中很多人过于追求大阳台、大雨棚,随意增加其长宽尺寸。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一旦被施加荷载,阳台根部就会产生开裂甚至整体翻落,甚至有部分在施工过程中拆模时就垮掉了。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尺寸进行施工。如果没有,那么一般阳台、雨棚的悬挑尺寸大多在1.2~1.5m之间。如果更长,则可在其下加独立柱,或使用大尺寸的悬挑梁承重,但成本偏高。
  (3)正确选择阳台、雨棚的结构形式。挑板式是利用阳台板的楼板向外悬挑一部分。其造型轻巧,但要求其挑板厚度不小于挑出长度的1/12,保险一点,最好做到1/10。也就是说,悬挑1m,挑板根部厚度不小于10cm,另外挑板端部厚度不小于5cm。挑板可与梁相连,也可是楼板的延伸。与梁相连的方式更适用于框架结构,对于砖混结构而言,圈梁尺寸较小并不适用。与楼板相连的话,对于其挑出长度也有限制,一是室内楼板长度必须大于挑出长度的1.5倍,二是其端部和根部楼板的厚度必须达到要求。
  房屋拆除坍塌
  (1)拆除区周围应设立围栏,挂警告牌,并派专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逗留。
  (2)工人从事拆除工作的时候,应该站在脚手架或其他稳固的结构上操作。
  (3)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顺序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当拆除某一部分的时候,应该防止其他部分发生坍塌。
  (4)拆除建筑物的栏杆、楼板和楼梯时,应该和整体拆除程度相配合,不能先行拆除。建筑物的承重柱、横梁和墙体,要等待它所承担的全部结构拆掉后才可以拆除。
  (5)拆除建筑物一般不采用推倒方法,遇有特殊情况必须采用推倒方法的时候,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砍切墙根的深度不能超过墙厚的1/3,墙的厚度小于240mm时,不许进行掏掘;2)为防止墙壁向掏掘方向倾倒,在掏掘前,要用支撑撑牢;3)建筑物推倒前,应该发出信号,待全体工作人员避至安全地带后,才能进行。
  脚手架坍塌
  (1)结构、装修用脚手架应按照相关规定支搭,采用外径48~51mm,壁厚3~3.5mm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钢管。
  (2)结构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m,纵向水平杆(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m,横向水平杆间距(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m;装修用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m,纵向水平杆间距(大横杆)不得大于1.8m,横向水平杆(小横)间距不得大于1.5m。
  (3)脚手架施工作业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操作面外侧应设一道护身栏杆和一道18cm高挡脚板。
  (4)脚手架施工层下方净空距离超过3m,必须在下方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双排架里口与结构外墙间无法防护时可铺脚手板。
  (5)脚手架必须按楼层与结构进行拉接,拉接点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m,水平距离不得超过6m。剪刀撑宽度不得超过7根立杆,斜杆与水平面夹角为45°~60°。20m以上高大脚手架应有卸荷措施。
  (6)结构用里、外承重用脚手架,使用使荷载不得超过270kg/m²。装修用里、外脚手架使用荷载不得超过200kg/m²。
  (7)护线架应采用非导电材质,其基础立杆地埋深度为30~50cm,整体护线架要有可靠支顶拉接措施,保证架体稳固。
  (8)人行马道宽度不得小于1m,斜道坡度不大于1:3,运料马道宽度不得小于1.5m,斜道坡度不得大于1:6,拐弯处应设平台,并按临边防护要求进行防护。防滑条间距不得大于30cm。
  应急处理措施
  (1)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2)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时,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3)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4)对在土方坍塌和建筑物坍塌死亡的人员,由企业及市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伤残人员安置和财产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