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王继飞近照
百度一下“大佬”这个词,其意是“指在某个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有话语权的人,一般是资历老,辈分高,说话顶用的人”。记者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有两方面的考量,其一是广东人常用“大佬”一词,而17岁离开家乡河曲,后在广东下海创业的王继飞如今家在广东中山市;其二是王继飞作为广和集团的董事长、广和基业(天津)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天津山西商会副会长,他在管桩行业的创业传奇与辉煌,称之为“大佬”也是名副其实与当之无愧的。
从巡镇中学优等生到同济大学研究生
在天津采访的那几天,天气格外炎热,但在位于滨海新区大港中塘工业区的广和基业(天津)有限公司的办公楼里,却是空调恒温、凉热相宜。中等身材、胖瘦适度、彬彬有礼的公司董事长王继飞热情地接待了来自家乡报社的记者。由于少小离家在外打拼,他的普通话中常常带有一点南方口音,眼镜背后是一双貌似可以洞察一切、闪烁着真诚的眼睛。
王继飞1962年出生在河曲县鹿固乡上榆泉村。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的忻州西八县,数河曲最为贫困、封闭,村里连小学都没有。后来,本村有一个人在中心学校当了校长,就给村里设立了只有一名老师的学校,3个年级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上课,如果一个年级上课,其他两个年级就只能做作业。他的父亲早年走西口做生意,土改后大部分田地和家产都充了公。虽然父亲文化不高,但特别支持他好好读书,希望他日后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在更换了3名老师之后,他在村里顺利完成了初中学业,并以优异成绩考进了当时与忻州一中、原平范亭中学齐名的河曲巡镇中学。
在中学阶段,王继飞品学兼优。他有幸遇到了最好的老师,那些老师大多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下放改造的右派,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当时的县委书记非常重视教育,给右派教师们很好的待遇,使他们在生活方面衣食无忧,还分配了住房。得益于自己的刻苦努力和老师们的辛勤培育,1979年,与他一起从小学一路同行考上中学的9名同学,有4名考上了大学。
王继飞考上了太原科技大学工程机械专业,大学毕业后又考到上海同济大学攻读工程机械专业研究生,并涉猎了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研究生毕业后,王继飞回到母校太原科技大学任教,他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的科研创新项目,从助教、讲师到副教授,可谓一步不落。当时学校非常重视专业人才,科研项目也很多,中国较大的工程机械厂家都与学校有合作项目。
图为天津港的地下基础工程由广和基业建设
潮头试水游刃有余初见功底
有一次,王继飞参加一位老教授的追悼会,对他产生很大触动:老教授一辈子教书育人,虽然桃李满天下,但平平凡凡、默默无闻,年迈后悄然离世。比照自己,如果在大学教书一辈子,充其量做到教授或者副校长,到头来和老教授的一生无异。而他想要的,是那种具有挑战性的轰轰烈烈的人生。
1992年,王继飞去广东考察,当时的深圳只是一片未开发的空地和稀稀落落的低矮民房,但许多跨国公司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纷纷在广东落户建厂。他怀揣着一颗不安分的心,也想到广东闯荡一番。他向学校递交了调动申请,也到机械工业局和人事局开了证明,可是学校就是不放人,校领导和学校的许多老教授都不明白他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远走高飞。末了,他东借西凑、交了8000元保证金才离开学校,当时他每月的工资是150元。
图为王继飞深入车间检查工作
王继飞调到广东中山市建委建工科工作的时候,工资每月1500元。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建筑行业的许多法律法规都不健全,因此中山市急需这方面的人才。王继飞依托自己所学,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健全了工程管理、市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天工作都非常尽力,内心也非常充实,局领导也很器重他,不久他被提拔当了科长。
按部就班的工作不是王继飞想要的活法。中山市建委下属的一个基础建筑公司转制时,王继飞如同渴望战斗的战士接到出征的号令,率先报名停薪留职,出任这家企业的经理。后来,他干脆买断工龄,和别人合作创立了基础工程公司。这家专业从事建筑基础工程的公司当时年产值突破1亿元,中山、珠海、深圳等地都有该公司的业务,珠海到澳门的进出境拱北口岸地下工程就是由这个公司所做,当时在水下施工时难度非常大。
王继飞在澳门施工过程中,看到基础施工有一种预制的水泥构件的PHC管桩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桥梁等工程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于是他建议中山市建委组建一个这样的公司。中山市建委采纳了他的建议,联合澳门和内陆的几家投资商成立了一家管桩公司,由王继飞出任总经理。遗憾的是,由于股东出现分歧,这家公司不久被别人收购了。
后来,中山市一家桩杆公司的老板因为生病的原因,委托王继飞担任其公司的生产技术总监,管理公司的业务。王继飞凭籍自己的专业技术功底和多年从事基础建筑工程的经验,用3年的时间将这个公司做得风生水起,公司由最初的1条生产线拓展为6个分厂、20条生产线,管桩业务覆盖广东、福建、江苏、天津等地,他同时任两个分公司的总经理。
图为广和基业管桩生产车间一角
百年基业从广和开始
PHC管桩在香港、日本、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得到普遍应用。在我国,管桩行业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研制开发期和90年代前期的推广应用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调整发展期和90年代末期至今的快速发展期4个阶段。PHC管桩问世以来,就以其强度高、性能好、施工方便快捷等优点迅猛发展,短短20年已普及到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多层与高层民用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大型设备基础、城市高架道路基础、铁路、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机场、城市轻轨、地下工程、农用仓储、电力、冶金、市政等工程中,应用水平逐年提高,效果良好。
2004年,王继飞到河南考察时看到当地缺少管桩制造产业,在新郑市成立了广和集团·河南广和管桩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矢志与时代共舞,做百年基业。多年来,河南省政府大楼、郑州市郑东新区高铁站的地下基础工程以及覆盖河南省的200多个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的地下基础工程都是广和管桩公司打造的。
2009年,天津市成立滨海新区,王继飞在天津考察时看到了发展商机:天津及环渤海地区土质松软,多为退海之地和黄河古道冲击形成的滩涂,特别是天津市塘沽、汉沽、大港地区填海工程及海河两岸,淤泥粘土层达60至70米,建筑工程非常适于管桩的使用,PHC管桩市场前景广阔。2010年,王继飞在滨海新区注册成立了广和基业(天津)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厂区位于滨海新区南部的大港中塘工业区。作为天津市的高薪技术企业和中塘工业区的纳税大户,广和基业公司8年来先后打造了天津港、天津中医院、泰达图书馆以及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安徽、山东等地近200个大型工程的地下基础工程。
在广和基业公司一期工程的大型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各种大型的自动化流水线生产设备均为国外引进,一根PHC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成品管桩的生产要经过滚焊成笼、清模装笼、混凝土搅拌、灌料、合模、张拉、离心、蒸汽养护、放张、脱模、蒸汽高压养护等工艺流程才可以完成。而那些搅拌站、离心机、张拉机、锅炉、起重机、蒸压釜等设备,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巨无霸”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大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王继飞董事长还从环保、安全、高效的角度出发,结合工作中遇到的瓶颈问题,通过研发创新先后取得十几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技术并应用于设备的改进更新,因此,我们的生产设备是同行业最先进的设备。”生产车间的一位主管非常自豪地对记者说。
在滨海新区落户的有9家管桩生产企业,面对管桩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恶性竞争时有发生的现状,2015年,王继飞奔走于各家企业之间积极沟通协调,他牵头组建了天津市滨海新区管桩销售平台,按照国家建筑行业规范和管桩行业标准,建立了统一的管桩价格与供应机制,以确保行业健康发展、有序竞争。在业内同仁共同努力下,9家生产企业联合成立了天津市管桩联合销售公司。随着国家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管桩产品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管桩企业之间不时出现分歧,销售平台也曾面临过解散的局面。王继飞作为平台的发起人,他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和部分利益,穿梭在各企业之间,反复协调磋商直至达成共识,使销售平台日臻完善,也使天津市管桩行业在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上稳步前行。广和基业公司也成为天津来得最晚、发展最快、自动化程度最高、上交利税最多的管桩企业。
“广和集团的宗旨是‘人为本体,和为灵魂’。我只是把行业当成事业来做,没想过最终要挣多少钱。我只知道,一旦和客户签订了合同,不管原料涨价多少,项目照做,质量依旧。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企业经营之本。目前广和集团旗下经营着3家公司,养活着1000多个家庭,每个月发工资需要好几百万元,所以我不能懈怠,必须带领公司往前走,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听了王继飞的这几句话,他的形象在记者的心中顿时高大起来,让记者联想到“大佬”一词。
不是结尾的尾声
“未来有太多的规划,要看发展而定,装配式住宅在新加坡、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日渐风靡,在国内是新生事物,北京已经有了装配式住宅,雄安新区和天津也在规划。装配式住宅是与管桩企业相近的产业,我目前正在调研,尝试从这方面发展。”当记者问及广和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王继飞如是说。
“父母在1997年被我接到中山市生活,前几年都先后去世了,他们勤劳、节俭的一生影响了我,他们的纯朴、诚信是我的立身之本。父母虽然去世了,但家乡的概念却是根深蒂固的。近几年忻州变化很大,我也曾参加过市政府的招商会,也考察过一些地方,未来只要时机成熟、有合适的项目,我会考虑投资的。”家乡永远是游子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采访虽然距今有些时日了,但记者的耳畔不时会响起广和集团宣传短片里的几句解说词:“广和人以精湛技术、专业精神铸造现代工业的骨骼。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