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静,K628次在襄阳火车站发车后,第一次巡视作业空调温度正常,厕所功能良好。”
“王琦,T50次巡视作业标准规范,每个电气柜都进行了仔细检查,电气设备元件良好……”
2月12日,襄阳地区迎来了节后返程客流高峰,为确保旅客安全出行,规范乘务员途中标准作业。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武昌客车车辆段启动了天眼工程,要求每名乘务员在上班时必须佩戴巡视记录仪,全程录像途中的作业过程以及旅客所提出的问题。
“让乘务员佩戴记录仪作业,就是为了准确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立岗到不到位,作业规不规范,全凭事实说话。”该段武昌乘务车间车间主任说。
春运期间,武昌客车车辆段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先后为武昌、汉口、襄阳、信阳、周口地区5个乘务车间及3个列检所,按岗配备了243台巡检记录仪,对乘务员、站检员作业实行全过程录音录像。当天作业完毕后,车间会第一时间对音像数据下载保存,并由专人进行分析,详实记录问题现象、问题时间及相关责任人,待下次出乘作业前,进行“点名道姓”通报。
“我们所属的车辆有开往上海、宁波、成都东的,最远的有开往西宁的,乘务员一出去就是三四天,‘鞭长莫及’着实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借助巡检仪的‘眼睛’,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就算跑的再远,他们的情况我们也能尽收眼底。”
为充分发挥“天眼”的作用,该段还规定乘务车间、列检所管理人员要定期抽查乘务员作业记录仪相关音频资料,对执行作业标准不认真的人员及时向当事人反馈,对关键人和关键包乘组进行重点帮教指导。他们通过录像全程盯控分析,查找趟乘作业隐患,跟踪考核落实,严格出库作业、机车连挂前准备、始发交接、始发尾部作业、途中巡视、站折尾部试风作业、站折摘解作业、站折作业及终到作业标准化,确保包乘组值乘途中规范使用巡视仪,车辆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据了解,自实施出台该举措以来,乘务、站检“两违”率与以往同期相比下降了34%。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