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月薪过万不稀奇 焊工待遇高居榜首

2013-07-16 264 0

       日前网传一份建筑工农民工工资条,月薪过万,瞬间“秒杀白领”。这一份工资单,让不少白领平添了几分“羡慕嫉妒恨”,大呼“拖了后腿”。记者走访多个工地发现,合肥月薪超万的一线建筑工并不在少数,但要拿到这份薪水,付出的艰辛和汗水难以言喻。面对高工资,出资的用人单位毫不手软,“对好的建筑工,我们宁愿花大价钱,只是希望能更多些。”

  人力市场

  焊工待遇高居榜首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合肥市建筑工近70万人,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薪资情况暂时没有统计数据。专业人士透露,合肥建筑工市场月薪过万现象早就存在,但取决于季节性、技术水平和特殊工种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市场上一线建筑工的人工工资确有上升,但月薪过万的人相对较少。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合肥处于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对建筑工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具有技术性的人才供不应求,工资自然上浮。

  据悉,去年发布的人力资源市场362个职位的工资指导价位显示,焊工以66600元/人/年的工作待遇高居榜首,折合月工资为5550元;铣工则以66000元/人/年紧随其后,像锅炉操作工、磨工、铸造工等,年收入也均在5万元以上。

  用工单位

  好技工可遇不可求

  采访中,记者获悉,在合肥建筑工地上热门工种往往是“一工难求”,工资过万。在装修市场上,瓦工、木工、安装工、油漆工、水电工等技术好的,也是供不应求,月薪七八千的不在少数。

  “只要技术过硬,干活细心,能吃苦耐劳,我们愿意开上万元的工资。”一建筑工地的项目陈姓经理告诉记者,“现在项目工地的体量大、工期紧张,需要人手,特别是有技术的熟练工;另外工程质量要严把关口,也需要手艺好的,工作细致不出差错的,吃苦耐劳的工人,特别是一些肯钻研,能解决难题的建筑工,我们可遇不可求。”

  据一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建筑行业普通工人工资上涨13.22%,高于工程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平均工资4.28和6.49个百分点。而对其原因,该数据统计机构分析,首先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带动各行业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其次,合肥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上对建筑工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保证施工的工期及工程进度,很多企业大幅提高工资标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建筑行业。

  劳务市场

  年轻人不愿干这行当

  在中建三局一施工工地,一名24岁的年轻姑娘站在大楼边缘的外架上,给架子安装纱布安全网。由于在场的工人大部分是年纪比较大的男性工人,这名姑娘格外引人注目。她告诉记者,“我是同老乡一起出来的,可以有个照应。”问起为何在工地干活,她笑而不语。

  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做建筑工,因为太辛苦了,又没有太大的发展,所以80后、90后大都去一些工厂打工。

  位于望江路一家劳务公司的曹姓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合肥建筑市场上,一线建筑工30岁以内的年轻工人比例相对较少,主要是40岁以上的男性工人。而像普通的木工、油漆工等技术性较强的,最少200多元一天,好的400多元一天。”对于年轻建筑工相对较少的情况,这位负责人深有体会,“一些企业想让我们帮着招一些年轻点的技术工,但一般都是四五十岁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大部分不愿做这个行当。”

  大学毕业生

  不爱“蓝领”爱“白领”

  “这是我找的第六份工作,虽然比在建筑行业的工资低,但我更喜欢现在的工作。”1990年出生的贾休在一家淘宝店做网站美工。

  23岁的他曾在建筑工地做过瓦工、学过电焊……贾休的家在滁州,高中毕业后,他干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建筑工地上拎泥桶,跟着师傅后面学瓦工。“太苦了,也太枯燥了,每天就是尘土飞扬的地方,听着噪音,没完没了地工作,很累。”

  不久后,他辞了职,学了电焊,随后在上海一家装修公司当安装工。2008年,他的工资已经有三四千一个月了,但贾休觉得很不满意,“感觉做建筑工没有前途,尽管工资还可以。”

  2009年,他考上了合肥一所电脑学校。今年6月,他毕业了,并拿到了大专文凭,但却遇上史上“最难就业年”,投的N份简历都石沉大海了,家人劝他去装修公司干,但他却不肯。两个多月后,贾休找到这份淘宝网店美工的工作,尽管老板开的工资只有1800元,但他感觉很满足。虽然以前的工友现在月薪都过万,但他并不羡慕,“至少我不用去做很重的体力活,不用听嘈杂的声音。”他期待地说,“我有自己的业余生活,有固定的假期。干得好,工资也会慢慢涨上去,而我以后自己会开一家网店。”

  我是建筑工

  人物:甄尚军职业:架子工

  采访地点:中建三局一施工工地

  架子工甄尚军是四川乐山人,今年47岁,瘦削的身材,穿着一件墨绿色的印着欧洲建筑图案的T恤衫,颇具文艺范。

  工地“万元户”是累出来的

  行走高空如履平地

  每天早上5点钟,天蒙蒙亮,他带着工人上工,无论严寒酷暑,每天的工作都是在空中搭架子,一分一毫的差错都不能出,“以前刚入行的时候,站得这么高很害怕,这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

  坐着升降机,记者随同甄师傅到了施工地点。走在由一块块木板和钢筋搭成的路上,咯吱咯吱地响;还要不时地弯腰穿过钢筋的间隙,一不小心,钢筋就磕碰到了安全帽上。往下一看,钢筋组成的矩阵宛如深渊一样,可甄师傅却一点都不恐高,他走上钢管搭成的脚手架,竖着手持一根钢管,娴熟地在钢管架上前后行走,宛如一个技艺高超的杂技演员,看得记者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

  这门手艺得学几年

  二十年前,甄尚军同老乡一起,从四川老家出来打工,刚出来时跟在同乡后面做学徒,如今,他已经是手下带着一百多号人的班长。

  “看着这搭架子简单,可要一把气力,还要有技术,不然架子不稳。”他说,“架子工属于高空作业,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考特殊职业证,不学个几年,是成不了这门手艺的。”

  现在天热,甄师傅从清晨5点干到10点半左右,中午稍稍休息一下,就要继续上工,最少要工作到晚上7点多。甄师傅说,“只有遇到高温酷暑和大风大雨才能暂停作业,虽然也有闲下来的时间,但是这期间没有工作量自然也没了收入,不能像白领一样旱涝保收。”

  没有底薪多劳多得

  据了解,架子工是建筑工地上挣钱最多的工种之一,工资最少六七千,稍微肯干的一个月上万元。

  甄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架子工的工资都是按量结算。假如一个项目是10万元,按照平方来算,每平方多少钱算到位,干得多挣得多,但工人没有底薪。“这就考验手艺了,干得又快又好,质量过关,速度快拿的自然多,但活不是天天有,干了活才能有钱拿。”

  记者在现场看到,架子工年龄大都在四十多岁,但看起来格外苍老,皮肤黝黑,人都很瘦。“干体力活,人老得快,你看我们都没有几个胖的,生活太累了。”甄师傅说。

  由于常年在外务工,甄师傅只有过年时节才能在家休息半个多月。“可苦了孩子她妈了,自己常年在外,家里家外都要靠她。”他很想结束这种两地奔波的局面,但不在工地干活就没钱养家了。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