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7 208 0
国务院曾发文: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除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
不过,有些银行、影院、商场的空调却低得让人打寒战。7月7日小暑,上海自然之友的志愿者对上海的公共建筑测了“体温”,结果五成不达标,室内气温低于26℃。
那么,浙江的公共建筑“体温”正常吗?达标率又有多少?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缓解电力供应危机,并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作出贡献,青年时报联合自然之友、绿色浙江、浙江省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共同发起“空调26℃”行动,在全省范围内,测量公共建筑内的室温,并组织活动呼吁大家为“节能”贡献一份力量。
设定温度每提高1℃
可省电6%-8%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经济研究所张世秋曾为环保组织写过一篇文章,探讨空调26℃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将空调设定在26℃?张世秋提到:首先,有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夏季室内温度在24-28℃之间时人体的感觉最舒适。如果室内室外的温差太大,人体容易得“空调病”。
第二,在保证人体舒适的前提下,空调温度控制在26℃及以上会产生很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可以带来可观的家庭电费支出的节约。
提出倡议的环保组织的估算结果表明,以北京为例,可以降低4亿-6亿千瓦时以上的空调耗电量,削减50万~75万千瓦的电力高峰期容量需求,为用户节约1.8亿-2.7亿元的空调运行费用。
一台1.5匹分体空调机如果温度设定调高1℃,每天运行5小时能节省0.3千瓦时电,夏季3个月可以节电27千瓦时。
调高1℃空调,不仅仅能节电,还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所以,我们呼吁:将空调设置在26℃以上。
本报联合民间环保组织
启动“空调26℃”行动
早在2004年,自然之友等9家民间环保组织就在北京联合发起了26℃空调节能行动,呼吁在夏季将办公楼、饭店、商场等公共场所空调温度调至26℃。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除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
自然之友在全国各地都开展了“我为城市测体温”活动,7月7日小暑,上海自然之友的志愿者冒着高温为城市测体温,测量了21所标志性建筑的温度,最高的29℃多,最低22℃,其中11处不达标。
“室内气温受人流量影响较大,所以我们这次测的是室内温度,而不是设定温度,如一些超市,因为人流量大,如果设定的温度为26℃,实际温度很可能在30℃以上,那人肯定就不舒适了。而一些密闭性较好的办公室,人流量少,保温性好。”自然之友浙江小组负责人徐逸轩说。
那么,浙江的情况如何?青年时报将联合自然之友浙江小组、绿色浙江、浙江省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共同发起“空调26℃”行动,在杭州市、宁波市以及省内的地级市测量公共建筑内的室温,并呼吁大家为“节能”贡献一份力量。
现在向全省征集志愿者,共同参与到“空调26℃”行动,为城市测量“体温”。志愿者需要在所在的城市挑选21处标志性建筑,并按照我们的程序对室内进行测温。温度计由活动方提供。
2025-04-23 2007 0
2025-04-23 2024 0
2025-04-22 2029 0
Hot News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