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胡同里绘出33公里高速路

2019-07-30 680 0

   2019年5月28日,铜怀高速铜仁段通车的喜讯传遍贵黔大地。这条怀化至铜仁间的快速通道,使两地间的距离缩短了至少50公里。数百万铜仁各族同胞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一群来自东四前炒面胡同33号院的工程师们,也为高速路的建成通车举杯相庆。4年前,年轻的他们聚首在贵州铜仁市,为铜怀高速铜仁段的踏勘设计日夜奋战。  

  回想起4年前铜怀高速铜仁段的设计工作,公规院铜怀项目负责人、公规院道路一部主任工程师陈群说:“对于一段33公里的山区高速公路,起初并不以为然。然而,随着外业工作的日益深入,我们的心都悬了起来。”  

  原来,全线33公里高速道路,超过50%的路段南临锦江,北倚重山,可以正常布线的廊带宽度最窄处不足300米。而这窄窄的廊带已经设置了一条营运中的繁忙铁路——渝怀铁路。更令人意外的是,就在同一走廊带,还有一支设计团队正快速地推进另一条铁路的施工设计工作,并且设计进度早已走在了前面。  

  发现情况后,由当时项目组中年龄最大的“老同志”景旭牵头,各专业负责人立即着手分工了解铁路项目的要求、规范,查阅熟悉铁路项目的流程、管理。公规院设计团队多次南下广州,与两条铁路主管单位沟通。终于,设计团队以严谨恳切的态度,得到对方的支持,拿到铁路的设计图纸。  

  “可看到这张图纸,我们的心又凉了一半。60%的平面线位跟我们的方案重合。”回想那一幕,路线负责人范子铮苦笑道。  

  不足300米的廊带,除去一条已有铁路,能供高速公路布线的空间本就有限。两支各自领域的专业设计队伍,肯定会在既有条件下择优选取路线,范子铮解释说。  

  经过4个月的沟通协调,陈群和团队主动变换思路。设计组将地形地质条件、工程规模、设计指标、工程风险、铁路主管单位的具体要求等要素全部作为头等控制因素,立足行业规范和贵州实践经验,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开展精细化设计。最终,铜怀高速铜仁段线路从原方案6次与铁路交叉,优化成两次与铁路交叉,且交叉净空和角度、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完全满足公路和铁路两大行业的技术要求。  

  另一方面,铜怀高速铜仁段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锦江特大桥的设计,也令公规院大桥项目设计负责人江剑虹和他的徒弟郭昊天深感压力。  

铜仁市作为旅游城市,对景观和环保要求特别高。当地提出,一定要设计出既符合当地特色,又满足环保和景观需求的锦江特大桥。  

江边既有铁路沿河岸延展,又有省道交错穿行;锦江又是有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河道内优选不设桥墩的方案;同时桥位与铜仁市九龙洞4A级国家级风景区相邻,两岸峰峦叠嶂、水碧山青,这对桥梁景观设计提出很高要求。如何用一个方案,同时解决铁路、公路、保护区、景观协调这四个问题,成为摆在江剑虹和郭昊天面前的难题。  

江剑虹带着郭昊天,把适合的方案全都构思了一遍,再层层筛选、逐一比对。他们分析了拱桥的优劣及可能性,评估了连续刚构及空腹钢拱的优缺点,对比矮塔斜拉桥和常规斜拉桥的景观优势。经过半个月的头脑风暴和方案比较,最终推荐主跨276米双塔中央索面斜拉桥。这一方案既满足了水中不设置桥墩的条件,又避免了主桥上跨越铁路施工对铁路运营的影响。同时,这一桥型造型挺拔,简洁典雅,整体线型流畅,与周边环境契合得恰到好处,满足了当地景观桥的需求。最终,这一推荐方案获得铜仁市的青睐并成功实施。2019年3月,大桥如期顺利合龙,成为贵州首座中央索面混凝土斜拉桥。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