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首次“下潜”湖底成功

2019-12-31 459 0

12月27日,国内在建最长湖底隧道——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顺利完成首次“回水”,430米长的南泉段第一仓埋入湖底,10万平方米湖面重现渺渺碧波。

太湖隧道南泉入口。

11公里隧道下穿太湖形成沪宁新通道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西起自常州武进区前黄镇,止于无锡南泉接无锡环太湖高速公路,全长43.9公里,项目建成后将在沪宁间新增一条高速通道。这条新通道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10.79公里下穿太湖的隧道段。

太湖隧道采用堰筑法从岸边向湖中逐段分仓推进。先用围堰将水拦在外面,挖开湖底建隧道,此后每完成一仓主体工程建设,便进行回土、回水作业,逐步恢复湖面。

太湖隧道首段430米隧道“下潜”湖底,形成湖中岛施工的场景。

“潜水”成功的隧道内又宽又高

随着第一仓下水,湖面恢复,施工车辆再进入“岛”上施工,就要从已修建好的隧道内部通行了。镂空的隧道口顶部,“太湖隧道”几个鲜红大字已经竖立起来。

太湖隧道两侧行车孔单孔净宽17.45米、净高7.25米,中间为管廊。一路向前开,又宽又高的隧道内一点没有想象中的阴暗感,来来往往的施工车辆在排放有序的工程用料间穿行,显得很热闹。

大约开了近2公里,阳光从前方洞口洒入隧道。原来,我们已经穿过岸上明挖段、水下第一仓来到“湖中岛”施工区。可以看到,前方尚未入水的隧道已经完成了盖顶,明年3月将进行回土、回水,然后陆续一段段“下潜”入水。

给隧道穿上“雨衣”,“下潜”入水滴水不漏

水下隧道,如何做到“滴水不漏”?施工防水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为此,在回水之前,隧道主体结构进行了三重防水施工。第一重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隧道混凝土结构自防水,通过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工艺,强化混凝土本体质量;第二重保护是对隧道每隔60米一道的变形缝设置三层防水措施,让水渗不进来;第三重是隧道外包防水,就是在整个湖底隧道外侧再包一层防水卷材,就像给隧道穿上一件雨衣,雨衣外还要再盖上一层混凝土保护层,从而确保太湖隧道“滴水不漏”。

整条太湖隧道挖出的土够填满1.6个玄武湖

先围堰,再抽水,再挖土,然后建隧道,建好隧道再回土、回水,超过10公里的太湖隧道施工过程中,挖出的湖底土方达到1000万立方米,够填满1.6个玄武湖。这其中,有600万立方米左右的土将用于回填入湖。

值得一提的是,回水前的回土施工也很有讲究。从隧道外侧底开始分段分层回填,首先虚铺土方30厘米,平推碾压到20厘米,随后经过75余层的土方回填碾压,最终总高度达15米,仿佛“千层蛋糕”那样。回土后,隧道顶部高度略低于开挖的湖底高度,隧道便完完全全“藏”到了湖底之下。

据介绍,东头的南泉段,与西头的马山段,分别向湖中挺进,从目前的围堰进度看,还有近5公里将在湖中“会师”。整个工程计划明年底贯通,2021年底全线通车。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