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9 692 0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全国地面沉降遥感地质调查与监测”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该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承担。通过项目实施,利用InSAR技术持续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汾渭盆地和长江三角洲三大重点沉降区地面沉降年度监测工作,把握重点区域地面沉降发展态势,直接反映了区域地面沉降发展规律与防控效果;同时开展全国地面沉降易发区、地下水超采区、沿海城市等地面沉降摸底调查工作,形成了有效覆盖平原、盆地、三角洲等易受地面沉降影响区域的中国地面沉降现状一张图,明确我国地面沉降状况。
基本查明全国地面沉降状况。项目实现了已有工作区和补充调查区的地面沉降全覆盖,研究编制了“中国地面沉降现状图”,有效覆盖面积约216万平方千米,明确了我国地面沉降现状,在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发现了大范围区域性地面沉降,揭示了当前我国地面沉降发生发展的基本特征。
全面掌握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年度动态变化特征。项目持续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汾渭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三大重点沉降区年度动态监测,实现了重点沉降区年度动态变化的全面掌控,明确了各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特征和变化趋势,反映了各地地面沉降防治效果。
初步构建区域性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量关系模型。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区域性地面沉降发生的主要诱因为地下水等流体资源的开采利用,而地下水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又与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工作中,项目组以北京、衡水为研究区开展了地面沉降与区域地质、产业结构以及地下水开采的时空相关性研究,初步构建了一定时期内基于InSAR技术获取的年度地面沉降量与地下水位最大水头降深之间的关系模型,为下一步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地下水控采等措施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科学圈定线性工程沿线地面沉降防治重点区段。途经华北平原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南水北调东线等大型线性工程穿越严重地面沉降区,重点地区的年度地面沉降监测工作明确了沿线沉降场分段差异与发展态势,为重大线性工程选线、主要区段沉降防控对策提供了基础数据。
持续完善了区域性地面沉降InSAR调查与监测工作体系。针对InSAR技术与成像雷达技术的不断进步,项目组逐步完善区域性地面沉降InSAR调查与监测工作体系,分析多源SAR数据与方法适用性,充分利用多源数据扩展相关形变调查与监测应用;研发的高频观测条件下基于TCP的InSAR时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示范,实现了技术方法由区域地面沉降场调查向目标监测的转变。
2024-11-22 161 0
2024-11-22 213 0
2024-11-22 163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