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铁十四局主编的中国铁建企业技术标准《盾构管片智能制造技术指南》编制大纲顺利通过审查,为推动盾构管片制造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自济南大学、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铁科院、京滨铁路公司等单位的专家,中国铁建科技创新与数字化部有关负责人出席了在中铁十四局房桥公司召开的审查会,对编制工作给予肯定,并提出编制建议。
该指南聚焦于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在盾构管片预制全过程中的应用,着力指导盾构管片精品预制、规范生产工艺、提升制造水平并推广智能检测手段,促进智能制造技术在盾构隧道钢筋混凝土管片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同时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提升工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也为后续主编两项CECS团体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对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标准体系建立提出了新要求,为管片智能制造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和保障。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中铁十四局房桥公司致力于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激活管片制造领域科技创新“源头活水”,开辟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瞄准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房桥公司用人工智能、大数据、BIM、数字孪生等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聚焦混凝土预制智能生产线、建筑工业机器人、智慧工厂及BIM协同数字化体系的设计研发,着力打造装配式建筑生产智慧体系,以智能制造助力盾构管片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最初依赖人工操作的第一代固定台座生产线,到第四代联动管理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再飞跃发展到第五代以BIM为载体的绿色智能管片生产线,每一代生产线的更迭,都引领着管片生产朝着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跨越发展。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被公路学会评价为国际先进水平,《盾构隧道管片绿色智慧生产研究与实践》荣获2023年全球零碳城市创新典范金奖,《基于数据赋能的隧道盾构管片质量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获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二等奖,一项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提供了不竭动能。 “大干120天 冲刺年度目标”主题劳动竞赛开展以来,在第五代绿色智能管片生产线的加持下,天津、济南、武汉、苏州等生产基地正在铆足劲,提产能、保生产。天津管片预制基地日前管片生产突破4000环,同时满足京滨铁路以及津维高铁4台盾构机同时掘进的需求;黄河建筑科技公司管片生产突破1000环,为黄岗路穿黄隧道盾构掘进提供坚实保障。 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环保材料和绿色工艺的应用以及数字化、云计算、AI技术的进步,盾构管片智能制造将朝着多元化、绿色化和智慧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成为高质量建设工程项目的关键驱动力。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