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有我!——中电建托克逊县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侧记

2024-12-11 2025 0

傍晚,风似乎更大了一些,放眼戈壁看起来灰蒙蒙的。

“吃饭啦!吃饭啦!今天喝牛肉汤配火烧!”一阵刹车声过后,接连是后备箱打开的声音,项目党支部副书记侯红军一边打开热气腾腾的保温箱,一边扯着脖子大声吆喝。大家从基坑各处围拢到“临时餐厅”——混凝土罐车旁,因为这里可以稍稍躲避一些风沙。

或靠、或蹲、或坐,大家大口大口地吃着,肉汤的热气氤氲着大家爽朗的笑声,驱散了这片戈壁的寒冷。11月份以来,托克逊县的气温逐渐降低,留给基础浇筑的最佳施工时间逐渐减少,混凝土要连续浇筑,又要确保验收能跟上,技术科的小伙子们在浇筑高峰期两班倒“钉”在现场,已经20多天没在项目食堂吃过饭了。

“食堂的碗20多天没用了”

食堂消失的身影,是工地战斗的背影。

在戈壁深处的新疆托克逊县,中国电建投建营整装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中电建托克逊县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正酣。为顺利实现项目建设目标,经过精心规划、紧张筹备,项目职工挺进荒芜戈壁,共同谱写戈壁滩上的绿色交响。

戈壁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皮肤、嘴唇很容易干裂。当被问及是否觉得工作很艰苦时,技术员们只是淡淡地回答:“其实也没觉得特别苦。虽然一天的温差就像两个季节,但全身心投入工作时,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心里只想着如何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半调侃式轻描淡写的话语,将那些艰苦的环境一带而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的乐观、坚定从未改变。

由于部分风机基础之间本就相隔较远,加之项目部离现场驱车至少需要半个多小时,为了减少路上耽误的时间,同时确保浇筑验收各环节的环环相扣,跑现场的人员一日三餐基本都在现场完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一件事儿你自己都很懈怠,不愿意去干,那别人也不会有啥干劲儿。”这并非只是喊挂在嘴边的口号,技术质量部的青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和一线作业人员想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共同的目标也自然而然地融为了一体。

食堂里的碗他们有段时间连续20余天没用过,但是大家心中的信念一直没变过,那就是争创优质工程典范。为了确保一线施工人员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办公室提前与食堂沟通,细化、量化各施工作业面的用餐需求,提高饭菜质量,每天长达几十公里的“戈壁长线外卖”,不仅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施工现场,更将“家”的温暖和关怀送到职工手中。

“带着使命走进这片荒芜”

只因使命在心中,戈壁便不再有荒芜。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政治工程和中电建新能源集团2024年1号工程,责任意义重大,大家一刻也不敢松懈,要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打造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标杆工程。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满地跑。”是当地大风天气里最真实的写照。在施工现场,如遇狂风肆虐,沙尘蔽日,车窗的挡风玻璃甚至可能被击碎,车身的漆面也时常被风沙刮落。要想在戈壁滩建风电项目,各种困难让人难以想象。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为确保55台风机基础浇筑的顺利进行,项目团队早早着手精心筹备。从施工方案的反复论证,到商混站原材料的严格筛选及充足备料,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与智慧。“项目部职工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在困难面前,项目团队迸发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惧挑战、迎难而上,用行动诠释担当!”项目常务副经理刘亚宁谈到,这是大家的信条。带着项目部贴心准备的防沙面罩,一天十五六个小时的盯仓、验收作业便在日出前准时开启。

“我们的信仰很简单,就是把活干好”

信仰很简单,但是把活干好的决心不简单。

从基坑开挖后的垫层浇筑前验收,到锚笼环、基础钢筋的细致检查,再到养护期满后的防腐涂刷前验收和接地验收,他们对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近乎苛刻,严格把控质量关,力保每一个步骤都准确无误。

繁星点点的夜幕中,一个基坑的浇筑现场,便有数十台混凝土搅拌车往来穿梭不停,三台混凝土泵车伸展巨臂,同时开泵浇筑,将混凝土持续不断地输送至基础部位。连续振捣的声音打破了黑夜的宁静,昼夜坚守,他们无惧重重困难,无论是深夜的疲惫侵袭,还是刺骨寒风的肆虐,都没有丝毫退缩之意。项目经理潘龙龙在谈及项目的年轻人时说到:“大家都很能吃苦,虽然风电项目节奏快,但是以现场保市场,将新疆市场阵地打造为根据地的信念一直被大家牢牢记在心中,也就感觉一切的奋斗都有了意义。”

黝黑的皮肤,干裂的嘴唇,迸溅混凝土的脸颊,军大衣中瑟瑟发抖的身躯,坚毅的眼神,都在悄无声息地讲述着这段“战斗”故事。

你说风沙不好吃,但此去戈壁不回头。当一个个风机基础顺利浇筑完成,项目职工难掩激动,种种辛苦,皆付笑谈,酸甜苦辣尝尽,唯有回甘。经历了困难的洗礼,最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奋斗之路。


野外就餐


项目职工


夜幕下的混凝土搅拌车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