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矿山机械行业 “狂飙”:开局就加速,未来更可期!

2025-02-20 2088 0

2025年农历新年刚过,矿山机械行业就展现出了十足的爆发力,多家企业迎来了“开门红”。

2月4日,山东临工2025年新春团拜会暨海外千台设备发运仪式隆重举行,此次发运的千台设备涵盖E6375H、E6505H、E6730H大型挖掘机,L956H装载机,L968HEV电动装载机等全系列产品。

2月5日,徐工高端露天矿山装备全球发车仪式在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举行,总价值3.18亿元的系列高端露天矿山装备,将集中交付全球各地客户。

2月7日,中联重科开门红发车仪式上土方机械与矿山机械设备共发车超1300台,总金额超9亿元。这批设备发往世界各地,为全球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以上三家企业的“开门红”活动只是2025年矿山机械行业势头凶猛的一个缩影。当前,整个矿山机械行业都处于一个蓬勃向上、快速发展态势之中。

 

一、势头凶猛的矿山机械

根据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2022年、2023年中国矿山机械行业收入/利润分别为2635/138亿元、2995/180亿元、3151/210亿元。出口方面,我国矿山机械行业2024年1-12月实现进出口总额54.82亿美元,同比增长24.09%。其中,出口额51.92亿美元,同比增长25.58%。

不仅我国矿山机械市场发展迅猛,全球矿山机械市场亦是如此。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的统计,2024年全球矿山设备市场空间达到980亿美元, 预计2029年将达到1350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12%,全球矿山装备市场空间超千亿美元。

东吴证券预测认为:“随着中资企业对外矿业投资的稳步增长,国产露天矿山机械全球品牌力逐渐建立。矿山客户对产品稳定性、可靠性要求高,品牌粘性强,前装市场壁垒深厚,突破后有望形成稳定需求。同时,矿山客户备品备件需求量大,价格不敏感,后市场利润空间大。”接下来几年,矿山机械将成为工程机械新增长点

国金证券研究员满在朋分别用大、高、稳、破四个字,来形容全球矿山机械行业的发展。具体来看,“大”指的是市场空间大,国产设备对外资设备的替代空间大;“高”表明资本开支正处上行周期,资源品价格高位支撑高景气。“稳”体现为资源需求提升,利好矿山装备需求稳健增长;售后市场增长稳定,成为海外龙头业绩“稳定器”。“破”则意为中国矿山设备厂商全球份额提升,破局之路越发清晰。

 

二、矿山机械向成套化电动化智能化迈进

面对发展潜力大、景气度高的全球矿山市场,国产矿山机械制造商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不断提升,深获海外客户的广泛认可,逐步建立起全球品牌影响力。

尤其是在成套化设备与解决方案化方面,国内多家企业已经取得了亮眼成绩,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2024年上海宝马展上,中联重科针对大型露天矿山,推出了高端重型装备成套解决方案。现场展出了ZE730G、ZE900G、ZE1050G、ZE1650G等超大型矿用挖掘机,并且搭配“黄金搭档”矿用宽体车ZT115G和ZT160HEV。

2024年9月,徐工百台成套矿山装备交付西北市场,此次交付的设备涵盖徐工XE950G Pro、XE1350矿用挖掘机、70-90吨级矿用自卸车等“挖运”设备组合。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绿色矿山建设的推进,电动化、智能化采矿装备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4年7月,柳工最大电动挖掘机995FE在南部某矿山投入使用,进行表层剥离和散料装车作业,标志着柳工在大吨位电动挖掘机的研制及实际运用上取得新突破。

中联重科旗下中科云谷打造了智慧矿山整体解决方案,方案以“矿卡无人驾驶和远程遥控”为核心,可以实现挖卡协同、无人驾驶、数字化系统软硬一体,打通了采、挖、运、卸的全流程无人化作业,从源头上解决矿山安全问题。

在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吸睛之余,国产矿山机械品牌出海业绩同样亮眼。中联重科2024年上半年矿山机械海外营收同比增长近180%。徐工2024年上半年国际化收入占比44%,矿挖收入在其中占比超30%。三一矿山机械已广泛进入中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柳工在巴西国际工程及矿山机械展览会中收获超百台设备订单。

伴随着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和智能化发展浪潮,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矿山建设中的应用正在加速推进,行业龙头2025将更加积极研发智能装备,探索清洁能源应用,坚持从低碳到零碳技术路线的转型,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矿山建设。

 

三、挑战与机遇并存

1 关键核心技术有差距

我国工业起步较晚,与国际上有上百年历史的企业相比,技术积累和更新还有一定差距。以液压系统为例,这是矿山机械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着设备的动力传输和操作的精准度。目前,国内部分高端液压元件仍依赖进口,像一些大型矿用挖掘机的液压泵和阀组,国产产品在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想要摆脱国际龙头企业的技术制约,中国企业就必须自主创新。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矿山机械关键核心部件的国产替代。例如,《“十四五”时期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行动纲领(2021-2035)》也强调推动智能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强自主可控。政策支持下,国内企业积极响应号召,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进步。

关于技术与研发,其实我国企业正走在路上。2024年国产矿山机械新产品频出,中联重科在超大型矿山机械新品发布会上重磅发布了400吨级矿用挖掘机ZE4000G王牌产品。徐工集团首台混动挖掘机XE650GK HEV下线,采用先进混动技术,预计节省使用成本。三一重工推出矿山充填作业全系列设备,支持固废无害化处置。太重集团首台160吨新能源宽体车TZK110H交付,宽体车升级至TZK160,涵盖多种动力模式。柳工集团首批无人驾驶甲醇增程电动自卸车发车,标志着其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取得进步,提升了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2 后市场服务不足,人才短缺

矿山机械的商业模式是经典的“剃刀+刀片”模式,后市场业务在总收入中占比高达70%,是矿机企业持续盈利和增强客户粘性的关键抓手。相较于一般的工程机械设备,矿山机械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故障类型复杂多样,有着很强的后市场服务诉求。再者,矿山机械停机成本也远超一般工程机械,因故障停机时,每小时给矿企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高达数千美元,因此,其维护、检修是保证矿企的经济效益的必要措施。

如何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对于国内矿机企业而言,挑战不小。

此外,想要发展后市场服务,人才短缺也是一个难点。由于行业特性,矿山机械从业人员的工作地点一般设在偏远地区,工作、生活环境相对较差,这就导致许多人才不愿意进入矿山机械行业,使得矿山机械行业人才短缺,从而制约了行业发展。

当前,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增设了矿山机械等相关专业,为矿山机械行业培养了许多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企业也应该注重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可以适当的给予更多的福利与待遇,从而推动矿山机械行业人才储备的不断积累和提升。

尽管存在挑战,但我们不能否认,我国矿山机械市场的前景值得期待。随着全球矿业投资的增加,以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和矿山机械产品力的不断提高,预计未来矿山机械市场将继续增长。而未来,我国矿山机械企业通过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转型之路上的坚实迈进,定能登顶世界之巅!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