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典范项目展播 | 青岛地铁绿色线网创建示范项目

2025-04-09 2242 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紧盯“碳达峰、碳中和”总目标,以大批“高大精深尖特”的建筑工程和重要基础设施为载体,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逐步实现建筑业由高速发展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下面,与您一同探析土木工程领域绿色低碳典范项目——青岛地铁绿色线网创建示范项目,体验绿色、低碳、智能、生态的未来新建筑。


青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概况

(推荐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

自2015年12月青岛地铁3号线开通之后,目前既有运营线路共8条线,里程总长348.8公里;目前在建共10条线(段),里程总长157.2公里。到2028年,青岛通车里程将超过500公里,实现对全市机场、铁路、商圈等重要枢纽全覆盖,初步建成“轨道上的青岛”。


青岛地铁以创新节能技术为核心、以智慧化为手段,依托既有运营线路和三期在建线路,从“点”“线”“网”三个层级示范应用六大行动,通过“全线网、全过程、全方位”开展绿色线网示范工程创建行动,过程中应用绿色低碳技术52项(类),着力打造“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轨道交通绿色线网示范项目。

绿色规划先行行动

青岛地铁在全线层面、全方位开展绿色规划实施行动。依照行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为引领,基于青岛地铁实情,从绿色规划、智慧规划入手,制定三年计划,开展绿色建设和低碳运营的城轨标准体系研究,编制30项绿色低碳企业标准,参与编制多项行业标准。


绿色规划先行行动框架图

节能降碳增效行动

青岛地铁以低碳运营为发展目标,从降碳管理和低碳技术综合应用为工作路线,以智慧赋能为支撑,全面开展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全线网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贯标为目标的运营管理模式创新,新建线路推行自主运行系统(TACS)、智慧运维系统、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智慧车站体系建设,同步开展“供电-信号-车辆”多目标耦合的节能运行技术的探索。


△ 节能降碳增效行动框架图

出行占比提升行动

绿色城轨具有“低碳排放”、“高效低耗”、“绿色出行”三个维度的含义。根据交通部《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青岛地铁从规划、设计和运营等多个维度开展出行占比提升行动。以站城融合规划为示范点,开展绿色交通为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的生态社区创建行动。以灵活编组运行、智慧服务、智慧票务、智慧车站等支撑,以碳普惠为吸引点,强化运营阶段的绿色出行提升行动。

绿色能源替代行动

以双碳和绿色城轨发展目标为引领,发展光伏发电、替代化石能源、增用绿色电力,开展绿色能源替代行动,是青岛地铁绿色线网示范创建的重点行动之一。以青岛地铁绿色能源应用需求为引导,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光伏发电团体标准编制工作,以“绿色能源+飞轮储能”复合应用为示范,提高青岛地铁绿色能源供应占比,助力青岛地铁运营降碳减排,带动青岛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同时逐步推广隧道源热泵技术等其他新能源示范应用。


△ 绿色能源替代行动框架图

绿色装备应用行动

在青岛第三期建设规划的在建线路中,积极推广绿色装备应用。开展飞轮储能团体标准编制,研究绿色供电装备技术,积极推广应用复合储能、变压器等绿色装备;研究绿色环控装备技术,编制青岛地铁通风空调设计标准,引导绿色装备推广应用;联合相关产业链合作单位研究绿色车辆装备技术,重点研究高频辅助逆变器、拓扑优化车体、车辆新型电池技术等,推广应用永磁牵引系统,积极开展绿色装备认证及型式检验工作。


△ 绿色装备应用行动框架图

全面绿色转型行动

绿色建设和低碳运营是青岛地铁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也是青岛地铁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施策略。在绿色线网创建示范工程中,青岛地铁全面开展绿色建造示范、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绿智融合示范,积极开展绿色线路评级认证和城市轨道交通碳核算方法学的研究。通过示范项目实施,将会形成“1-3-3-5-6”五大创新成果,推动青岛地铁全面绿色转型。五大创新成果即:高品质建造1个绿色建筑三星级控制中心、打造3个绿色场段、研究3套绿色装备体系、创建不低于5条绿色线路、开发6大基于云平台的线网级系统。


△ 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框架图

创建示范工程,对促进城轨行业技术进步、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绿智多元融合发展具有引领性作用,也对推动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我市实现碳达峰试点目标具有良好示范带动效应。预计至2027年底,青岛地铁通过既有线路智能化升级和三期建设规划线路全面开展智慧、绿色地铁建设,全线网可实现年节电约2亿度、降碳20.5万吨,年均节约成本8亿元。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