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服务工程师专栏|李楫——从军营到工地的钢铁战士

2025-04-23 2047 0

优秀服务工程师专栏——李楫



红色的辣椒是湖南的灵魂

红色的鞭炮是湖南的特产

红色的革命是湖南的历史

三面环山的盆地赋予

湖南伢子矛盾又统一的品格

他们既能用霸蛮的劲头啃下硬核工业

又以浪漫的灵性在山水间挥洒诗意






李楫,这位出生于湘楚大地,扎根于大湾区的三一桩机服务工程师,正以军人的铁血与湖湘的灵秀,凭借"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基因,为深圳这座现代化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军魂淬火:桩机服务的钢铁意志 



李楫的生涯轨迹,恰似一条从军营到三一的钢铁熔铸之路。退伍后,他踏入三一工学院,两年的理论研习成为他进入机械世界的敲门砖。2011年,他正式加入三一桩机,以退伍军人特有的纪律性与执行力,用无数次的奔波与坚守,迅速成长为服务工程师团队的中流砥柱。


他选择成为一名桩机服务工程师,则是源于对“脚踏实地、实干兴邦”的朴素信念。十四年间,李楫的行囊里永远装着两样东西:维修工具与应急装备。深夜的抢修电话如同军号,无论风雨,他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现场。从通宵更换主泵的油污满手,到冒雨抢修旋挖钻机的泥泞跋涉,每一次与时间赛跑的修复作业,都是对"工匠精神"最生动的注脚。






 风雨兼程:夜空下的钢铁交响



桩机服务工程师的战场,从来不分昼夜。2024年的一个雨夜,李楫接到客户的紧急求助,设备突发故障,但工地紧贴着坡体,机械设备无法进入协助维修,只能停在百米外,施工进度停滞,客户心急如焚。


“客户着急,我们更着急。”李楫回忆道。他和团队成员迅速赶到现场,冒雨搭建起临时木方平台,安全带系在湿滑的钢梁上,雨水模糊了视线,但他们手中的工具操作却始终精准无误。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抢修,设备终于恢复正常,客户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竖起大拇指:“三一嘅服务真係得!”





这样的场景,在李楫的职业生涯中已是常态。从通宵更换主泵到冒雨抢修钻机,每一次都是对体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而支撑他一路坚持的,是团队的协作、客户的认可,以及内心深处对职业的热爱。他始终以“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为指引,用行动诠释着三一服务的精神——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客户的设备永远是第一位。




 锦旗背后:职业价值的无声诉说



在李楫的职业生涯里,一面面烫金锦旗如同勋章,诉说着十四年来的辛勤付出。2021年入选三一重机"劳模工匠",2024年荣膺"年度优秀服务工程师"。这些荣誉背后,是他无数次为客户解决难题的默默付出。





"当客户握着我的手说'多亏了你们',那种成就感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替代的。"李楫坦言。在他看来,服务工程师的价值远不止于修复设备,更是为客户创造时间价值。每一次故障的快速排除,都是对工程进度的守护;每一次深夜的紧急响应,都是对客户利益的捍卫。正是这种“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让他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也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收获了不平凡的成就。




高强度的职业特性,注定让李楫与家人聚少离多。节假日的缺席、家庭聚会的爽约,成为他心中无法弥补的遗憾。妻子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从未有过怨言;孩子在电话那头的期盼声音,化作他归途上最深的牵挂。


"我试着用美食弥补亏欠,每周末都会研究新菜式。"李楫说到。他将对家人的愧疚转化为厨房里的温度,用一锅红烧肉或一碗热汤,传递着钢铁汉子心底的柔情。


十四年的深耕并未让李楫止步于舒适区。面对行业技术迭代的浪潮,他主动参与公司培训,从传统桩基到智能化施工,他以"空杯心态"不断突破知识边界。




"服务工程师不能只做'修理工',更要成为客户信赖的施工顾问。"李楫说。他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技术,以技术创新为传统服务赋能。这种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变革的拥抱,正是三一服务工程师群体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


从湘江到珠江,李楫用十四年青春诠释了"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坚守"。他见证过深圳湾畔的地基夯实,参与过无数城市地标的基础建设,当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地铁隧道在地下延伸,他能自豪地告诉孩子:"这座城市的基础,有爸爸和客户共同浇筑的痕迹。"









在桩机服务这片看似平凡的战场

李楫

以铁肩扛起责任

用柔情温暖人心

他将继续以初心为刃

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中破圈求进

向着"服务无止境"的巅峰攀登















图片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