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2025年西藏吉隆口岸“7.8”冰湖溃决洪水事件简述

2025-07-14 2051 0

2025年7月8日05时45分许,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萨勒乡境内发生冰湖溃决事件,导致东林藏布河水位迅速暴涨(图1)。


    此次突发洪水造成中方一侧11人失联,尼泊尔一侧亦有6名中方人员失联。在强大洪水冲击下,位于吉隆口岸的中尼边境“友谊桥”被冲毁,多辆电动汽车和集装箱被卷入河中。


▲图1 东林藏布流域冰湖溃决事件



PART 02


冰湖溃决引发山洪/泥石流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基于前期构建的青藏高原冰湖数据库(Dou et al,. 2023)及现有研究的冰湖易发性评估成果,表明在“友谊桥”上游流域共分布有冰湖55个,总面积约为3.39 k㎡。


    根据7月8日哨兵-2影像遥感影像,核查友谊桥上游所有支沟地貌-植被变化特征,发现此次事件为普热普藏布上游冰川冰面湖溃决引起(图2)。


▲图2 普热普藏布上游冰川冰面湖溃决前后面积变化


    溃决事件发生前,冰湖在持续扩张,从2025年6月10日的0.28k㎡扩张到7月5日的0.60k㎡,7月8日溃决后冰湖仍有0.46k㎡,面积减少0.14 k㎡。利用欧空局获得灾后的哨兵一号卫星影像(2025年7月9日),采用极化增强结合最大类间方差的方法识别水体,并掩膜几何畸变等区域,得到7月9日水体面积为0.18 k㎡,相比于溃前减少0.42 k㎡,相比于8日溃决后减少0.28 k㎡。表明冰湖在8日经历快速溃决后,转为缓慢排水过程,这也解释了东林藏布河目前仍处于洪水状态的原因。


▲图3 冰湖溃决前后面积变化(上图为光学影像,下图为SAR影像)


    溃决洪水导致下游沟道存在明显变化迹象,部分位置沟道明显拓宽(图4)。遥感影像表明,溃决洪水沿冰川表面向下演进,目前冰川表面仍残留多个串珠状小湖。


▲图4 冰湖溃决前后冰舌前缘沟道地貌变化



PART 03


冰湖溃决的历史事件


    遥感影像表明,这并非该冰湖首次发生溃决,早在2023年7月中旬,该冰湖发生过一次溃决事件,冰湖面积明显减小。溃决洪水导致沟道大幅度拓宽(图6)。溃决前冰湖面积为0.45k㎡,溃决后冰湖仍有0.23 k㎡,减少了0.22 k㎡。



▲图5 2023年冰湖溃决前后特征



▲图6 2023年冰湖溃决前后冰舌前缘沟道地貌变化特征


▲图7 2023年冰湖溃决前后面积变化



PART 04


冰湖发育历史



    历史遥感影像解译结果显示(图8-图10),该冰湖为典型的冰面湖,自2018年开始形成。受气候变暖影响,冰川表面多个冰面湖呈扩大趋势,并逐渐联通,导致冰湖整体规模不断增大。至2025年7月8日溃决前,该冰湖已发展为历史记录中的最大面积。需要指出的是,该冰湖并非常年存在,而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


    每年4-5月,随着气温升高及降水增加,冰湖水位持续上升,如2019年6月(图8,左图),2020年6月(图9,左图)和2021年5月(图10,左图);至6-7月间,冰川底部排水通道逐步贯通,水位明显下降,冰湖消退,仅在冰川表面零星分布若干小型冰面湖(图8-图10,右图)。这一过程符合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大陆型冰川与海洋型冰川过渡带的冰川水文特征。正因其季节性变化特征,目前多个冰湖数据库尚未将该冰湖纳入记录范围。




▲图8 2019年冰湖排水引起的面积变化




▲图9 2020年冰湖排水引起的面积变化


▲图10 2022年冰湖排水引起的面积变化




PART 05


冰湖溃决机制和影响因素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过去五年该区域经历了显著的升温过程,其幅度远超青藏高原的平均升温水平,进而推动冰湖面积持续扩大。在2024年,气温升高尤为明显,冰面湖呈现快速扩张,为此次冰湖溃决事件提供了有利的孕灾环境。理论上,气温升高有助于冰川底部渗流通道的联通与排水,但实际情况却更为复杂。升温带来的强烈融水径流在加速冰川消融的同时,也可能夹带大量冰碛物,反而堵塞冰下排水通道。据推测,正是这种堵塞效应,阻碍了冰湖水的有效排出,致使湖水水位超过历史极值,最终引发了溃决事件。


    遥感影像表明,溃决洪水沿冰川表面向沟道下游演进,溃口处变化不明显,因此推断为管涌破坏,但由于这类冰面湖溃决时,溃口较窄,低分辨率影像无法准确判断,仍需更多监测数据和遥感影像支撑。如2023年和2025年事件,这种突发的管涌过程可迅速释放冰湖,引发下游洪水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它方面,气象数据表明,冰湖溃决时城镇区域未发生降雨(高海拔目前暂无降雨数据),因此推测此次事件由强降雨引起概率较低。同时,遥感影像未发现明显冰/岩崩入湖迹象,因此,冰崩-涌浪-溃决洪水概率也较低。根据现有资料,推测冰湖为管涌溃决破坏概率较大。


    2025年“7.8”事件后冰湖面积减小了0.13 k㎡,小于2023年的0.22 k㎡,根据冰湖面积-体积经验公式,初步估计2025年冰湖水体释放6.2万方,2023年释放12万方。但是2025年事件造成了更严重的破坏,由于缺乏实地测量数据和遥感影像,推测主要原因为:


1)2025年事件管涌破坏速度更快,形成更大的洪峰流量,而2023年为缓慢破坏,尽管体积较大,但是洪峰流量较低;


2)2025年事件洪水演进过程中,沿程侵蚀放大效应更为显著。



PART 06


建议



    目前该流域仍有较多冰湖,需要注意再次发生冰湖溃决洪水的可能,应加强上游洪水的预警工作,保障下游应急抢险平稳有序进行。进一步,应充分考虑强震和极端气候条件,尽快针对该流域所有冰湖开展更详细的易发性和风险评价,服务于灾后重建和长期稳定。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