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指南 | 山区土木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年度开放基金

2025-08-23 2047 0

山区土木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是由华东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联合组建,于2024年正式获批。主要围绕山区土木工程性能演化与灾变理论、生态与智能材料、防灾与韧性提升、智能建造和安全监控与运维开展研究。重点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设置开放基金课题。现发布2025年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诚挚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踊跃申请。

一、资助研究方向

1.研究方向一:山区土木工程性能演化与灾变理论

1.1山地岩土地质灾害孕育机制

1.2山区城市基础设施性能演化

1.3山区交通基础设施性能演化

1.4多灾害作用下土木工程灾变理论

2.研究方向二:山区土木工程生态与智能材料

2.1生态与低碳材料

2.2强韧与防护材料

2.3抢险与加固材料

2.4智能材料与系统

3.研究方向三:山区土木工程防灾与韧性提升

3.1山区岩土结构安全与韧性提升

3.2山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与韧性提升

3.3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与韧性提升

3.4多灾害耦合作用下山区土木工程防灾技术

4.研究方向四:山区土木工程智能建造

4.1山区工程结构智能设计

4.2山区工程智能化制造与施工

4.3山区智能建造装备及机器人

4.4山区施工智能化管控

5.研究方向五:山区土木工程安全监控与运维

5.1山区土木工程结构监测技术与装备

5.2山区在役基础设施性能评价与灾变识别

5.3山区土木工程风险态势预测预警与评估决策

5.4山区在役基础设施智能运维与安全服役

二、资助额度

资助课题的类别和资助金额为:

一般课题:6万元/项

课题研究年限均为2年,重点实验室共资助20项课题左右,起止时间为2026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

三、资助对象及其申请条件

1. 申报者一般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是国内、外具有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级技术职称以及获得硕士学位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求由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

2. 申报者必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方可申报,鼓励申请者与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联合申报开展合作研究。开放基金拟支持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以外的科研人员。

四、申请程序和说明

1. 申请人选定研究方向后,并按规定格式,认真、如实填写《开放课题申请书》(见附件1)和2025年度山区土木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信息表(见附件2)。

2. 《开放课题申请书》经申请人所在单位审核、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方可报送。

3. 提交的材料包括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两份,电子文档1份。电子文档和纸质申请书的内容必须一致。

4. 无论申请课题评审通过与否,所有材料均不予以退还,请申请者自己保管好申请原件。

5. 开放课题的评审、考核指标与管理按照《山区土木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试行)》执行(见附件3)。

6. 2025年度的开放基金受理时间2025年8月25日~2025年9月25日。

7. 重点实验室收到申请材料后,将组织开展评审工作。评审通过的将予以立项,并签署合同,后续工作要求另行通知。

8. 开放基金课题研究获得的成果由重点实验室和申请人员共同享有。项目负责人应在发表的论文、专著中明确标识受山区土木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资助。实验室中文名称为:山区土木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英文名称为: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afety and Resilience of Civil Engineering in Mountain Area。未按规定标注的成果,在基金验收中将不予接受。

五、材料统一报送地址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双港东大街808号华东交通大学

联系人:曾建涛(15909453780)

E-mail:8678@ecjtu.edu.cn

附件:

1. 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

2. 2025年度山区土木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信息表

3. 山区土木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相关附件
扫描二维码下载

                              山区土木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年8月21日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