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达仁:创新能力弱是制造业最大阻力

2013-10-23 113 0

    2013年三季度,PMI连续3个月回升,尽管这从总体上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经济稳中上升的迹象和趋势,但尚不能完全表明制造业已经全面走出困境。笔者认为,我们在关注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和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及效益显现等宏观问题的同时,更要关注影响制造业企业长期盈利的微观问题,因为这是未来制造业经济发展之根本所在。具体而言:创新能力弱仍是影响制造业前行的最大阻力。

  面临严峻挑战

  据机械、船舶、物流与采购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6月,全国机械工业共汇总77787家企业,其中:亏损企业达到12439家,亏损面为15.99%,亏损额累计为544.49亿元。

  同期,船舶行业80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3亿元,同比下降18.5%;实现利润总额35.8亿元,同比下降53.6%。

  8月,反映订单不足的企业占44.7%;反映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企业占46%;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占41.9%;反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企业占22%;反映运输成本上涨的企业占28.2%。

  上述统计数据凸显目前制造业整体上仍面临着订单不足、利润下降、资金紧张、产能过剩等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使未来制造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世界经济的持续强劲复苏和中国各级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另一方面也需要制造业及企业自觉并强有力地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整体创新。否则,即使PMI在某些时段有所回升,也不完全表明其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创新能力不强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而非制造业强国,制造业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这种现状集中表明了由于严重缺乏具有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一体的自主创新能力研发体系,使得制造业整体研发能力依然不强,并因此失去很多全球中高端市场和发展机遇。高额利润也源源不断流向世界制造业强国企业口袋。

  尽管近些年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研发能力乃至整体竞争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但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促使中国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及中国智造的转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此,政府和制造业企业都要面对现实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特别是关键技术领域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应尽快建立、完善并坚持以探索一代、预研一代、设计一代和制造一代为特征的研发理念和研发体系;不断加强产品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及其配套产品的研究和应用;着力推动现有产品研发模式和产品研发体系的创新,以有效支撑未来制造业经济发展。

  缺乏有效管理

  管理也是生产力,企业管理不科学、不到位,必然会影响到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乃至未来制造业经济的提升和发展。

  大量研究与实践表明,现阶段制造业企业还存在着:发展战略不清晰,战略支撑体系不完善;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尚未建立起全球产业链协同商务体系;集团型企业管理效率、运营效率和创新效率不高等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而且从我国中央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对标研究结果看,央企的管理创新总体上还处在学习、模仿阶段,尚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这些问题集中凸显了制造业企业依然缺乏有效管理, 难以支撑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和经营效益提升的实际情况。

  为此,制造业企业要在对标分析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全球产业链、精益生产、战略—模式—流程、两化深度融合和深化应用ERP等管理理念的研究和应用,持续推动制造业企业管理的创新发展。

  两化融合不够

  两化融合总体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和2011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均值仅为52.73和59.07。机床、船舶、汽车和钢铁等35个重点行业处于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比例分别为31%、37%、22%和10%。

  评估结果还显示,“目前中国机床行业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普遍落后,信息系统之间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的水平还有待提高”。“中国大多数船企目前的造船模式与现代造船模式还有一定距离,应在信息化建设中同步进行流程优化与生产体系改造”。

  将这些评估结果与制造业30多年的企业创新和企业信息化推进历史作关联分析,其问题的严重性是显而易见的。为此,制造业企业应积极开展两化融合绩效评估,立足于产业链体系及企业业务体系的全面创新,加快两化深度融合进程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促使未来制造业朝着全球化、数字化、柔性化、精益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