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零和博弈:海外市场下滑VS中国企业突围

2025-08-28 2064 0

在经济学与博弈论的范畴中,零和博弈是一种特殊且残酷的竞争模型。它指参与方的利益总和固定,一方获得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遭受损失。就像一场分蛋糕的游戏,蛋糕的大小固定,你多切一块,别人就必然少一块。

如今零和博弈的概念,也越来越适用于工程机械全球市场。早期的工程机械全球市场,还处于一个增量扩张的阶段,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机会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现在则截然不同,随着市场日趋成熟,增长空间收窄,企业间的竞争已转为存量博弈,战况十分激烈。

进入2025年,多家海外工程机械龙头企业营收、净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多家海外龙头营收、利润均下滑

1 卡特彼勒

2025年上半年,卡特彼勒销售额约为308亿美元,同比下降5.19%;实现营业利润约54.39亿美元,同比下降22%。其中,卡特彼勒在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为166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67亿美元略降,营业利润为28.60亿美元,同比下降18%。

2 小松

小松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净销售额为9095亿日元,较2024年同期的9598亿日元,同比下降5.2%;营业利润1404亿日元,同比下降10.6%。

3 约翰迪尔

约翰迪尔2025财年前三季度(约翰迪尔财年周期为11月1日至次年10月31日)营业收入332.90亿美元,同比下降17.95%;归母净利润为39.62亿美元,同比下降32.33%。

4 沃尔沃建筑设备

沃尔沃建筑设备在2025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229.06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6%;调整后营业利润降至29.93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23%。

5 日立建机

日立建机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净销售额为3061亿日元,同比下降6.7%;营业利润134亿日元,同比下降49.8%。

 

零和博弈下的激烈竞争

与海外巨头的“寒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数据正在不断提升。据海关数据整理,2025年7月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52.38亿美元,同比增长19.3%;2025年1—7月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金额为334.86亿美元,同比增长10.8%。

海外龙头营收、利润均下降与我国工程机械出口持续增长的强烈对比,说明我国工程机械巨头们凭借技术创新、新兴市场布局、新能源赛道率先突破等优势,在全球市场的占比正不断提升。受零和博弈特性影响,如今全球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各方为获取更多收益纷纷使出浑身解数。

1 各国之间贸易壁垒的阻挠

2025年,特朗普上任后,关税战迅速拉开序幕。2025年1月,他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4月,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最高升至145%;5月,中美达成90天关税减让协议,美国关税降至30%,中国降至10%;8月,中美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至11月10日。美国增加关税,无疑给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部分企业的利润将会下滑,出口业务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2025年4月28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进口的高空作业升降机械设备(MAE)征收最高达66.7%的关税。新关税将适用于包括中联重科智能高空作业机械公司、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企业。此次加征关税使得中企在欧盟市场的份额受到一定冲击,之前所占据的41%市场份额恐难以维持,面临被欧盟本土企业或其他非中国竞争对手抢占的风险。

2024年7月,俄罗斯大幅提高部分类别进口工程机械的回收费,并将反映在进口重型推土机、矿用自卸车和装载机的价格上。比如说功率为600至800马力的重型推土机,进口新车需支付 500万卢布(约合RMB41万)的处置费;功率为200至650 马力的新自卸卡车,回收费为850万卢布(约合RMB70万);新装载机的回收费用将增加近2.3倍,达到180万卢布(约合RMB14.78万);这无疑使得中国企业出口成本大幅攀升。

2 我国产品出海的错位竞争

在全球工程机械领域,电动化的浪潮正悄然兴起,而中国市场无疑站在了这股浪潮的最前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 “弯道超车” 窗口期。目前,全球工程机械电动化率不足10%,但中国市场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以细分品类为例,2025年7月我国电动装载机销量达到2391台,当月渗透率达到26.6%。

相比之下,国外工程机械巨头在电动化布局上显得较为滞后,依然将重点放在燃油产品的升级上。像卡特彼勒、小松等国际知名企业,虽然在工程机械领域长期占据领先地位,但在电动化转型方面却步伐缓慢。这就为中国企业在电动工程机械领域实现错位竞争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中国企业可以凭借在电动技术上的先发优势,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

除了电动产品与燃油产品的错位竞争之外,我国二手机与国外新机的错位竞争效果也同样显著。

当下,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期,基建缺口大,对高性价比的中小型设备需求旺盛;而中国二手机恰好契合这一需求,相较于欧美日等成熟市场的新机,中国二手机在价格上具备显著优势。例如,一台性能达新机80%的二手全地面起重机,价格或许仅为新机的30%,且适配发展中国家多样化施工场景。凭借这种“高性价比+灵活服务”模式,我国正逐步取代美日韩等国,成为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最大的二手工程机械进口国。

 

零和博弈下谁能取胜

目前就全球市场来说,卡特彼勒、小松、约翰迪尔等有着多年历史的老牌工程机械企业在全球市场上依旧占据着绝对优势,虽然前面文中提到他们的营收与利润均出现下滑,但他们的营收与利润总值数额庞大。尤其是卡特彼勒,其一家企业的营收就超过我国多家工程机械企业的营收总和。

但是,在老牌企业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我国工程机械企业也拥有自己的相对优势。

其一,随着全球碳排放的要求不断提升,我国设备在电动化绿色化方面的优势愈发明显。例如欧洲市场对设备的环保要求颇为严格,而我国电动产品在这方面完美符合其要求,加上产品本身的性能也强悍,这使得近些年我国电动工程机械设备在欧洲市场的增长十分迅速。而随着海外客户使用时间的增长,电动产品的经济效益也将凸显,这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动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继而推动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其二,我国工程机械设备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的优势相对较大。这些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期,基建缺口大,对高性价比的产品需求旺盛,而我国产品在产品性能还不错的情况下,同时价格相对海外企业设备更加便宜,这就使得我国产品在新兴市场广受欢迎。特别在二手机领域,2024年,我国二手挖掘机出口达到12万台,首次分别超过新机的内需(10.05万台)和出口(10.06万台)。

结合以上两点,尽管海外老牌企业目前在全球市场仍占据优势,但若将时间线拉长,未来随着我国工程机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未必不能在工程机械全球市场中独占鳌头。

展望未来,工程机械全球市场的竞争仍将异常激烈。将来能在这场零和博弈中脱颖而出的企业,一定是那些能够不断创新、勇于变革的企业,也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引领行业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