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1 2034 0
9月30日,由广州地铁集团牵头,中铁装备等单位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轨道交通可变径盾构站隧一体化绿色建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项目团队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原位连续大尺寸可变径盾构机“变径一号”在佛山市顺德区顺利下线,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原位、连续、大尺寸可变径”盾构装备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空白,更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式迈向“小创面、低影响、微干扰”的绿色发展新阶段。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智成,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晖,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弓毅伟,中铁工业总经理卓普周,上海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龚剑,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院长李利平,中铁装备总工程师贾连辉等领导出席下线活动。
▲ 共同推动设备下线启动杆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设通常以明挖、暗挖工法为主,区间隧道需独立建造,这种分离式施工过程环境扰动大、资源集约程度低、施工周期较长。尤其在空间受限、环境敏感的城市核心区域,这些痛点难点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打破传统建造模式的桎梏,此次下线的“变径一号”盾构机,能够自由调节盾构机直径,突破了传统盾构机“一生一径”的固有模式,具备8.83米至12.45米的灵活变径开挖能力。设备创新实现了“一站两隧、连续成型”施工,即盾构机先以小直径掘进区间隧道,到达车站位置后原位“扩径”开挖出更宽的车站站台层隧道,完成车站段施工后再“缩径”,继续向下一区间掘进,无需中途拆机或增设工作井,一举攻克了轨道交通区间隧道、车站隧道一体化建造的世界难题。
“变径一号”盾构机的成功研制,是我国隧道工程装备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不仅大幅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周边影响和综合成本,也为全球地下工程提供了一种绿色、安全、集约、高效的新型建造方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推广前景。这一装备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在轨道交通绿色智能建造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Hot News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