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随着“前进号”盾构机的刀盘缓缓地驶出隧道,南昌地铁3号线绳金塔站至六眼井站区间右线盾构机顺利实现接收,标志着3号线首条贯穿主城区的盾构隧道顺利贯通。
由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承建的3号线五标段主要工程为两站三区间,包括:绳金塔站、六眼井站;十字街站至绳金塔站区间;绳金塔站至六眼井站区间;六眼井站至八一馆站区间,全长2700米。此次贯通的右线隧道区间为绳金塔站至六眼站,区间隧道长1217.9米,线路沿前进路和象山南路敷设。盾构机于去年9月29日从绳金塔站始发,途中连续正穿或侧穿绳金塔历史街区、新四军军部旧址等多栋建筑物,并顺利下穿多种市政管线,盾构掘进施工期间实现了零失误、零事故、零险情发生,穿越整个区间地表无预警。
绳金塔站至六眼井站区间位于中心城区繁华地段,因地质条件复杂、地下管线繁多、地面建筑物密集,建筑物年代久远、结构基础薄弱、保护难度大、施工风险极高等不利因素叠加,是3号线盾构施工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区间,而安全通过地上建筑群和地下管线群是盾构施工的重难点,施工队伍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盾构区间施工线路连续正穿、侧穿房屋多达40栋,大多数房屋修建于20世纪80-90年代,多为砖混结构,多处房屋鉴定为限制使用级,局部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正(下)穿建筑物时风险巨大。道路下方管线密集,尤其是压力管线建设年代久远,管材老损严重,均为铸铁承插管(局部为法兰连接),对地层扰动敏感,对地表变形控制要求高。自项目进场以来,施工方高度重视区间风险源,对周边建筑、管线做了全面摸排,大到建筑结构、桩基形式,小到每条管线管径尺寸、闸阀形式,全部形成调查报告。先后邀请业主单位专家、监理单位、产权单位指导,形成了区间风险评估报告。此外,充分借鉴1、2号线的相关经验,在业主、监理单位的组织下,提前编制好穿越建筑物专项施工方案,邀请专家评审把关,从加固措施、施工组织到掘进参数、控制指标均进行细致分析,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及针对性。
在穿越建筑物前,严格按照规定做好设备保养,确保穿越建筑物、管线期间的盾构机性能良好;严格执行出渣量计算、称重双控,在渣土车做好标记,细致到每掘进20厘米目测一次同步注浆量,做好渣土改良、防止喷涌,控制地表沉降,最终保障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绳金塔站-六眼井站区间盾构施工风险高难度大,集中体现了南昌中心城区盾构施工的地质特性和施工环境特点。
一是盾构施工理念的新突破。项目管理分公司积极组织各施工标段进行施工技术方面的交流,增进施工单位间的沟通,促进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绿色施工的推广应用,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从而形成了南昌轨道盾构施工一体化系统的绿色施工理念和实际操作,以及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的体会、做法和经验。
二是盾构施工管理的新突破。建立盾构管理群机制,业主单位、建立单位共同建立盾构管理群、盾构管理有关的主要管理人员全部参与,现场值班人员每天将环报发送至盾构管理群,将每环盾构掘进的时间、主要施工参数、姿态、同步注浆量、出渣情况、渣土改良情况、地表巡视情况、地质情况,异常情况进行实时上传,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及准确性,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
三是施工信息监控的新突破。大力进行信息化建设,盾构机信息、区间重大风险源信息、区间地质信息、设计轴线表、平台用户、盾构主要参数控制值等基础信息,盾构掘进参数及画面实时接入地面监控室,并上传至南昌轨道集团盾构施工信息化管控平台。加强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实时掌握盾构现场掘进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评估、分析盾构掘进安全状况,实现区间盾构安全风险管控信息化。
四是盾构工装水平的新突破。首次采用再制造的盾构机CT008C号,该盾构机由生产产商中铁中铁装备和中铁隧道局专用设备中心联合再制造,充分结合南昌地铁特殊的地质条件量身定制,对盾构机的刀盘和推进、出土、拼装相关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最大限度地满足掘进安全的需要。从目前来看,盾构机再制造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对于设备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由指导性作用。
五是盾构施工技术的新突破。
1、大坡度、小曲线半径割线始发,成型隧道线型好。绳金塔站-六眼井站区间左右线始发均在圆曲线上始发,为了确保成型隧道符合设计要求,盾构需要进行割线始发。施工方通过翻阅大量文献、学习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多次进行桌面模拟、邀请专家把关,确定最佳始发线型、始发架和反力架的位置,顺利完成了小曲线大坡度割线始发,成型隧道线型符合设计要求。
2、上软下硬富水砂层防喷涌突破。强化硬件设施升级,使盾构机具备良好的渣土改良功能,刀盘膨润土喷射口3个,泡沫喷射口2个,能有效的改良渣土粘度;利用土压将地下水压反压,防止停机时,土仓内积水,合理安排,确保工序衔接正常,并有计划的进行停机注双液浆,及时盾构后方水源截断,从而减少喷涌。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