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5 264 0
朱季明半年前刚刚成为这家全球最大轴承制造企业的中国区总裁。3年前,朱从卡特彼勒中国区副总裁任上离开,他曾在卡特彼勒效力13年,是其历史上首位华人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董事长兼总裁,他亦曾担任美铝(Alcoa)中国压延产品集团总裁。
朱季明的到来再次创造了另一个历史,成为这家瑞典百年老店的首位华人中国区总裁,并掌管其最重要的市场。斯凯孚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汤母?强斯顿(Tom Johnstone)对此寄予厚望。
强斯顿期待现年53岁的朱季明帮助斯凯孚获得持续且长久的增长。斯凯孚由瑞典工程师斯文·温奎斯特(Sven Wingquist)于1907年创立,他常为轴承的损坏而感到苦恼,因此发明了具有两列滚珠的自调心球轴承。
时至今日, 斯凯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轴承制造商和全球领先的密封件、机电一体化、服务和润滑系统的供应商,并在特殊钢材和弹性密封件领域占据领导地位,其年销售额高达645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595亿元)。富可敌国的瓦伦堡家族—一个媲美洛克菲勒、摩根、罗斯柴尔德的家族财团,则是其股东。
过去15年来,斯凯孚在中国大展拳脚。在中国,其业务涵盖工业市场战略行业、工业市场区域销售及服务、汽车工业等三大领域,涉及汽车、风电、铁路、机床、医疗、食品饮料、造纸等40个行业。2010年前,其销售额年均增长20%左右。它提供了中国高铁列车一种特殊轮毂95%的轴承,并把数以万计的轴承提供给大众(Volkswagen)、沃尔沃(Volvo)等汽车制造商。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的第三大市场,支撑起其亚洲市场的半边天。
其海外战略亦咄咄逼人。在短短五年间,它先后收购了皮尔轴承公司(PEER)、林肯工业公司(Lincoln Industrial)、通用轴承有限公司(GBC)以及博隆福斯工业公司(BVI)。最近一次出手就发生在数个月前,斯凯孚以12.5亿美元吞并美国同业竞争对手凯盾公司(Kaydon),一扫此前在北美市场的颓势,此举亦令美国轴承市场的王者铁姆肯公司(TIMKEN)惴惴不安。
凝固
尽管成绩斐然,但斯凯孚的发展也达到一个临界点。人们将斯凯孚视作行业的标杆,但它同样亦无力逃脱所有跨国公司在华本地化的困境,至今无人能够熟练弥合两种迥异文化的隔阂。斯凯孚甚至在4个月前罕见地宣布,由于未能达到双方预期,它将从与中国本土最大的轴承生产商瓦轴集团共同经营15年的合资公司中退出。文化差异被认为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这对斯凯孚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汤母?强斯顿(Tom Johnstone)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
强斯顿选择押 宝朱季明,并认为朱是解决这一世界级难题的最佳人选。在卡特彼勒担任全球副总裁和中国区董事长兼总裁期间,朱季明力主卡特彼勒中国的本土化战略,并成功抵御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 朱季明的华人身份对斯凯孚来说至关重要。他必须改善斯凯孚的运营,提高其营收,并保证公司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朱季明在上任后首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觉得公司在中国前程远大,但眼下的确有一些棘手的问题。”
最棘手的问题在于中国经济放缓所引发的阵痛。此外,全球轴承业格局从未如此“凝固”——除斯凯孚之外,日本精工株式会社(NSK)、美国铁姆肯、德国舍弗勒(Schaeffler)的地位越发难以撼动,它们共同占有超过60%的市场份额。除非发生大交易,否则上述局面将难以打破。斯凯孚此前的收购已耗费大量资金并背负债务,加上全球经济恢复乏力,其销售额已在2012财年下跌。去年2月份,标准普尔将其长期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
但较之于中国市场的糟糕表现,斯凯孚2012财年整体销售额2.5%的下滑不值一提,当年,斯凯孚中国的销售额由上年的78亿元跌至68亿,下挫13%。坏消息尚未结束。从斯凯孚已公布的2013财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看,其销售额开始好转(第一季度下降10.5%,第二季度下降4.6%,第三季度略微上升0.8%),但前三季度净利润仅为30.9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28.5亿元),同比下降19.2%。第三季度财报一经披露,斯凯孚股价随即下跌4.3%。强斯顿在财报中遗憾地写到:“除南美洲以外地区的需求均出现萎缩。”
竞争对手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日本精工株式会社和铁姆肯均出现10%左右的业绩下滑,失望的情绪弥漫了整个行业。而来自中国市场的数据表明,这里已不再是轴承巨头们的印钞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最近的一份文件中提到,“2012年以来,中国轴承行业增速大幅下滑,库存压力持续加大,利润呈现负增长。” “这的确是糟糕的一年。”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秘书长周宇对记者说。
此轮的经济放缓挫伤了整个行业——眼下中国风电制造业遭遇的重创尚未平复,铁路投资也出现下滑,尽管占轴承企业三分之一业务量的汽车业业绩稍有改善,但谁也不敢妄言明年仍将如此。“在目前所能看到的未来数百年中,轴承都不会消失。面对市场的不景气,铁姆肯公司全球CEO詹姆士·格里菲斯(James W. Griffith)如此安慰自己。
受困于此,精明的轴承巨头已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增长强劲的南美市场,巴西等国已开始取代中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报中。 但没有人会真正忽视中国市场。来自轴承巨头们的投资依然源源不断。在此前的两三年内,铁姆肯、舍弗勒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押注中国,铁姆肯甚至不惜压缩汽车业务板块来获取用于投资中国的现金。日本精工株式会社也在8个月前刚刚完成对其在中国宁波一家合资公司的增持。
斯凯孚堪称中国市场最坚定的先行者。早在一百年前,瑞典的轴承制造工匠们就开始将触角伸向中国。在斯凯孚创立仅5年后,它就开始在中国设立代理商,并于1916年建立首家中国销售公司。
在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朱基的授意下,斯凯孚自1994年起开始在中国陆续设立工厂。当时朱基在访问瑞典时,向斯凯孚时任CEO毛里茨·萨林( Mauritz Sahlin)推介了中国即将大力投资的汽车业和庞大的高速铁路计划此后,斯凯孚由此成为中国市场该领域的王者。访问时,朱基称学生时代,他就曾读过一本《斯凯孚轴承通用型录》,这是他从斯凯孚收到的礼物——斯凯孚在很多国家都会向工程技术类学生赠送此书,朱对此记忆深刻。
时至今日,斯凯孚在中国已织起一张大网:17家生产工厂、2个解决方案工厂、2个轴承修复中心、1个全球技术中心、4个仓库和4个物流枢纽以及300个经销商网点,并雇佣约6500名员工。“我要感谢强斯顿和此前几任中国区总裁所做的铺垫。”朱季明说,尤其是他的前任埃瑞克·艾澜德(Erik Nelander)。艾澜德甚至在临走前的几个月里,还在为斯凯孚东北亚物流分拨中心而奔波忙碌。该物流中心新建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并将斯凯孚全球物流网络连成一个闭环。
在3年任期内,艾澜德在山东济南投建斯凯孚的新工厂,并在上海嘉定破土动工斯凯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外工业园区,园区内包括斯凯孚全新乘用车轮毂轴承生产工厂、搬迁和扩建后的全球技术中心、斯凯孚解决方案工厂和斯凯孚学院。
朱季明自去年5月1日上任后,艾澜德并未草草离开中国。事实上,他在中国呆了2个月才返回瑞典哥德堡。“第一个月我就站在他身边,看他工作,参加会议和讨论,听他传授一些经验和建议。”朱季明说。第二个月,朱季明去斯凯孚欧洲工厂做了一番参观和巡游,艾澜德则在上海替他主持工作。当朱季明从欧洲返回上海办公室时,艾澜德站在走廊上,拈着一串钥匙对他说,“这是你的了,好好干!” “这是我遇到过的最棒的前任和最棒的交接。”朱季明对记者说。“我非常喜欢跟他交流,我们几乎每天都通电话,包括今天中午。” 现年51岁的艾澜德从斯凯孚瑞典总部来到上海。他是个中国文化的崇拜者,常常独自骑自行车上下班,雨天则坐地铁,甚至能在脑子里绘制一幅上海美食地图。
2024-11-25 7 0
2024-11-25 5 0
2024-11-25 10 0
Hot News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