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院)自2004年开始至今,于洁所在的BIM(建筑信息模型)研究中心这个团队已经走过了将近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里,有过徘徊,有过困惑,更多的是执着。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认为自己找到了方向。”于洁如是说。
起初,当BIM刚刚被引进中国的时候,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让这只“王谢堂前燕”水土不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各个专业人士的研发实践,“2012年我们觉得这个技术可行,而且它可以落地,只不过落地需要一个过程。2013年,我们把成熟的技术逐渐固化,规范我们在BIM设计上的流程,同时扩大中国院掌握BIM技术的工程师和建筑师的群体。经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我们发现其实在BIM的应用上,BIM的管理和BIM的协同,比技术更重要。”对于于洁等人的一切努力,其成果就是,让一个近似于奢侈品的东西,逐渐走入了“百姓家”。
处理大项目游刃有余
城市综合体项目的特点首先是大,当然对于大的项目来说,业主的要求自然是得到高品质的建筑。据于洁介绍,在城市综合体项目的设计中,怎么把众多的参与方连在一起,而且找到一个合理的管理方式,使这个项目能够平滑的进行,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于洁还强调:“这么多的设计师在一个平台上,能够按照业主的进度完成设计,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包括市政的接口,同时,在复杂的空间里,机电工程师又怎么把空间利用到最好,做到三维的设计,让所有的机电合理化且节省空间。那么,在项目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项目级的BIM设计管理和BIM技术应用,其成本比较高。在我们的实施过程中,你是不是要花这么多的成本做这件事情,从而得到最优的设计。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很重要的。”
其实,项目级的BIM管理是将来企业发展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在整个的流程中,包含有BIM项目的部署,BIM的组织管理实施,以及怎么样合理对待检查结果,最后优化成一个企业项目级的组织管理。从部署过程中,大家可以看到,有团队的分工,工作流程的认定和优化,以及各个阶段的所有内容包含什么,到什么深度,这都是很关键的问题。总而言之,建立企业级的项目级流程管理是实现项目优质高效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方式。
完善小项目精益求精
对于一些小的项目来说,于洁认为协同创造价值。为什么?于洁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以前,大家都说BIM太麻烦了,BIM太慢了。对于业主来讲,如果想缩短开发周期,提升设计质量,实现精确的算量,那就必须尝试新的BIM建模方式,并且找到BIM价值的新来源。”
经过多次的尝试,于洁觉得协同才是BIM的关键技术,“在有的项目中,我们实践了新的协同方式,原来的模型都是各专业一个,那么,一个专业一个模型,是协同吗?我觉得不完全是。那我们就把它们链接在一起,让其协同,那这是真正的协同吗?也不完全是。为什么?复制间隙是中断的,因此,我们便不能得到信息的准确反馈。还有,我们把不同的模型放在一起,再到另外一个软件中去寻找碰撞,找到碰撞点后,再回去,这样的过程是真的协同吗?也不完全是。多专业间和三维的实时协同是关键技术,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应该把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合起来放在一个文件中,这里就有一些信息是共享的,同时,所有文件的信息本身是唯一的,这样既保证了信息文件的准确性,又可以避免重复,避免对图,还有利于清算工程量。”于洁强调说,“最后我们运用了三维的方式,把室内也做到明明白白,给业主在装饰过程中,创造了条件,在美与经济之间找到了一个合理的价值点。对业主的效率和成本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
当然,协同是一个团队的核心,使用新的协同方式可以提高团队的意识、专业水平和协同能力,还可以把生产力释放出来,做到真实模拟,更加专业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减少重复性的劳动,扩大专业的工作面,快速批量。最后得到的产品就一定是高质量的。
新产品的生态价值链
BIM2.0是整个中国院的团队摸索出来的新产品,主要的中心思想是让BIM出效率,降成本。在BIM中找到时间价值、质量价值和团队价值。可以精确的计算成本,减少设计流程。于洁还表示:“其实,在BIM1.0的过程中,技术是可行的,而且技术是有接口的,技术是可以拓展的。我们找到了一些节点价值,而且用三维的手段可以提供出来。到了BIM2.0的过程中,关注的点叫做协同和管理,这样就可以找到整个生态链的价值,最终的目标还是要推广。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诚然,协同实际上是BIM实施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元素。能够找到一条适合本企业类似项目的协同方式,是实践BIM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元素。在某些案例中,于洁一直在尝试,尝试怎样找到新的协同方式,能让虚拟化和团队在设计中实施下去,把效率提高,把业主与设计方的成本都降下来。与此同时,BIM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企业的信息化分成管理的信息化和技术的信息化。在实施中BIM技术是建筑行业产生信息和管理信息的过程,当然,把这些信息在一个项目中进行协同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些正是于洁现在和未来不懈努力的方向。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