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领域的发展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房屋建筑必须满足人们对现代化的需求,因此,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保证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发展更为全面,房屋建筑质量更加安全。
一、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作用
在建筑领域,基础是一个承重构件,位于建筑底部和地基的接触部位,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建筑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所以,地基一定要坚固、可靠、稳定。地基是指基础之下承受建筑物所有荷载的岩体或土体。地基不是房屋建筑的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确保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坚固性。就地基的受力方面而言,在房屋建筑基础所承受的荷载而能够影响的部分,叫做持力层;下卧层位于持力层的下面。房屋建筑的主导工程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地基和基础工程,这部分施工难度相对最大、建设周期比较长、技术比较复杂、资金投入比例大。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和预算资金的影响也尤为重要。
二、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
(一)地质复杂性:我国国土面积比较大,具有很复杂的地质条件,常见的有淤泥质土、冻土、杂填土、季节性冻土、湿陷性黄土等等。另外,在西南地区还存在溶岩地质,也零星分布在我国的其它地区;我国还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一旦发生地震,对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给地基基础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勘察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出现了很多的技术难题。
(二)问题多发性:因为地基基础工程在设计中或施工技术中存在问题导致建筑质量下降,造成工程项目的巨额浪费,严重影响了项目资金的正常运行。
(三)工程隐蔽性:房屋建筑的主体结构具有繁琐的施工工序,在工序的衔接过程中,前一道工序在不同程度上被后一道工序所覆盖,因此说工序质量隐蔽性必然存在,这也是对隐蔽工程实行检查验收的主要原因。
(四)质量问题严重性:房屋建筑完成建设投入使用之后,出现的地基基础质量问题是没有办法进行弥补,因其造成的损失,要远远大于地基基础工程的资金建设投入。无论是建筑场地的选择、设计勘察,还是工程施工的质量,一旦地基基础工程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地基失稳,破坏工程的整体结构,对建设工程造成严重破坏,带来经济上的重大损失,还可能对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危害。因为地基基础承担了上部建筑实体的所有荷载,所以如果发生局部被损坏,就会带来很快的扩散,导致突发性事故产生,人们又难以发现,危害性和问题严重性急剧增加。
(五)事故处理难度大: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处理难度大主要因为,一是这部分工程属于地下工程,出现事故处后很难再进行施工操作;二是地基基础对建筑物上部荷载全部承担,如果处理处理这部分产生的施工,就会对建筑物上部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已经投入使用的工程,再加上这种事故具有扩散性和连锁反应,很难对其处理。
三、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主要包括基础部分的施工和地基部分的施工。
(一)基础部分的施工技术
1、深基础施工技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城市出现了用地紧张的局面,建筑不断加高,基础越来越深,很多高层建筑必须对深基础进行重新修建,特别是筏板带桩、大直径桩墩基础、箱基带桩等。因为深基坑开挖必须有支护工程作保障,就必须设计规划地下支护结构,如地下连续墙、钢板桩、挡土灌注桩、锚杆支护、沉井、深层搅拌挡土结构、铅丝网水泥护坡等,同时还要研究施工方法。
2、软弱地基施工技术:因为地域限制,我国很多地区的大量房屋建筑必须在比较松软的地基上进行施工建设。如果不对软地基进行特殊处理就难以保证建筑物满足稳定、抗震、结构不改变的建造标准和要求。多以,诞生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处理技术,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地基进行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地基土的性质,增加土的强度、提高抗液化性能、完善变形模量。有很多方法可以进行地基处理,比如常见的有强夯法、孔内深层强夯法、振冲法、换填垫层法、预压法、砂石桩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石灰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柱锤冲扩桩法、碱液法、单液硅化法等。不同的方法加固原理不同,适用条件也不同,要根据工程地基的实际情况来选用。
(二)地基部分的施工技术对地基部分处理,通常采用密实法、加固法和换土法。
采用密实法对地基部分施工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碾压夯实法,要求土层的含水量符合一定要求,然后碾压或夯实土层。这种方法适合分层夯实填土或基槽平整。二是重锤夯实法,采用起重机械将重锤提起,对土层进行反复夯打,这种方法适用处理砂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和杂填土地基,也适用夯实大面积填土。三是机械碾压法,采用压路机、平碾、推土机、羊足碾或别的压实机械对松散土层进行碾压,压实程度受压实机械的重量和被压土层的含水量的影响。四是振动压实法,采用振动机械对地基表面进行振动,将浅层的松散土振实,振实程度受振动力大小、振动时间长短等因素影响,这种方法适用于砂土、碎石、炉渣等填土地基,具有很好的效果。五是堆载预压法,因为受堆积荷载的影响,饱和软土层得以排水固结,抗剪能力提高,稳定性得到增强。六是砂井堆载预压法,按一定距离在软土层中打入管井,将具有良好透水性的砂子灌入井中,此时砂井具备了排水功能,在堆载预压的作用下,地基排水固结的速度增加了,地基承载能力得到增强。
采用加固法对地基部分施工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化学加固法,采用搅拌混合或压力灌注的方式,将胶结剂或化学溶液混合于土层内,加快土粒胶结。采用的浆液主要有水泥浆液、水玻璃浆液,这些浆液的主要成分是速凝剂、高标号硅酸盐水泥、氯化钙、丙烯酸氨、纸浆液(以重铬酸盐木质素浆为主):二是高压旋喷法,采用喷射的方法将化学浆液和土粒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对地基进行处理。当前使用最多的是水泥浆液。目的是避免浆液流失,加入的速凝剂是氯化钙和三乙醇胺。三是硅化加固法,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渗透性相对较强的土层,在压力的作用下,将浆液注入土中,胶结土粒。这种方法具有很快的加固作用,施工时间短,也常用于堵塞泉眼、制止流砂,还常用于已建工程的加固。
采用换土法对地基部分施工时,适用条件是地基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达到建筑物荷载标准。这种方法施工是先挖出基础底下的软弱土层,深度要达到要求,然后回填砂、灰土、碎石等,再逐层进行夯实,形成的垫层承载力就高。
四、结束语
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是房屋工程的基础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对使用周期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控制,深入研究施工技术,以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周期。
参考文献
[1]刘建设,张卫国.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
[2]李大波.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
[3]伍伦军,丁萌萌.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2)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