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4 192 0
胡邵敏总经理以台北捷运工程为基础,剖析探讨在盆地内抽降水、高压灌浆、潜盾掘进、连续壁开挖及支撑开挖等基础施工工项可能对邻地层建物造成之扰动影响,并以实例证明。
1.施工抽水降压在景美层为可行,设计水井滤料应针对粉土作更严格防护。宋山层水位下降,可能造成所有砂土次层、粉土次层及粘土次层之压缩沉降。
2.高压灌浆采用无管道排泥孔,易造成无塑性砂土层、粉土层掏空流失,造成上方土层沉降。
3.潜盾出发/到达改良区之设计、规范、施工为臻理想,尙有改进空间。
4.潜盾掘进配合同步背项灌浆,土壤漏失量已可掌握在1.5%-2.5%,对深层潜盾而言,地面沉降槽影响程度已下降,但对于潜盾遇意外障碍物之处理对策,仍应慎重周详,方能保护邻房邻地。
5.支撑挡土深开发工法因大量使用巨厚连续壁,配合横置连续壁、扶壁,采小区块开挖等辅助措施已可将壁体变形减至最低,对开挖面稳定因素掌控,对这方面台湾已有熟练技术,成就非凡。
6.在台北地层施工巨厚连续壁,槽沟周边地层可能因坍孔、挤压潜变、松弛等变形造成深远扰动,地层下陷情况严重。
7.捷运地下工程日趋复杂,各工程所导致之地层扰动变形、建物受损,均有积累叠加效果,前期工项之施工品质优劣影响后期工项之安全。地层经多次扰动,已非原状地层之性状。
一、涌水原因:
1.改良椿成形不理想、有裂缝;
2.过分强调单压强度,忽略其不完整性;
3.工作井开挖时与连续壁错位。
4.潜盾机将刚性过高改良体主动破碎;
5.出发并外推力过大;
6.切刃盘较盾壳较大,形成水路。
二、邻近建物坐落在影响线内
1.越接近隧道(顶),沉降越大,反曲点斜率越大。
2.水平变为影响不能忽视,其量为沉降量之半。
3.基础受低层沈陷、水平位移、倾斜之综合影响。
4.隧道越深对地面影响力越小。
三、潜盾遇意外障碍物处理
1.紧急停机检查
2.机内灌浆支撑潜盾机
3.从地面排除障碍物
4.施作前方改良区(JSG+冷冻)
5.进入改良区、开仓挨刃
6.重新进发。
四、深开挖工程施工对地层及建物之影响
1.连续壁施工
2.抽降水
3.支撑开挖
五、挤压性地层
当有效覆土压力为软土剪力强度4倍以上。切削面产生挤压塑性变形。
1.切削壁面积越大,挤入量越大。
2.切削面开发时间越长,挤入量越大。
3.剪力强度越低,或遇水软化,流动性高之于土层,挤入量越大。
4.挤入量相当于土层漏失量,最大漏失量发生在切削面,渐向外围减少。
5.土层漏失量有上层土层下沉填充,向上延伸至地表,形成类似正常几率曲线沉降区,分布在槽沟两侧。
六、连续壁设计与施工建议
1.松山层的“问题土”:
(1)松砂层——易坍孔,流动性大,坍陷范围大。
(2)砂纸粉土——塑性低,遇水呈液状,为挤压性地层,易被误为坚实行粘性土壤。
(3)软弱粘土上——强度性,变形量大,为挤压性地层,沉降范围大,延时长。
(4)垃圾土——不能视之为“土壤”,含量组成变易性大,通常无粘结力,空隙大,易被掏空流失。
2.景美层:
(1)水位低于松山层,稳定液逸失应防止。
(2)砂土流失后,易造成卵硕石不稳定坍陷。
3.施工问题:
(1)深导沟开挖,宜用保护措施。
(2)单元分割宜小,以缩短壁面解压时间。
(3)用无翼尾搭接方式。
(4)增加稳定液浓度。
(5)所有抓掘开口部位,未及时浇置混泥土时,应予以回填卵石
七、支撑挡土开挖变形掌控
1.设计施工技术已臻成熟,
2.开挖底面稳定因素已能掌握,
3.壁体变形量——利用地中壁、挟壁、地盘改良、开挖支撑技术,已不足为患。
八、邻房保护技术
1.针对邻房之容许变为量设计与施工
2.减少地层变形之辅助措施——地中壁、二次灌浆、槽沟保护等
3.建物扶正
4.基础托底补强
5.迁移工法
6.联合开发
2024-11-27 15 0
2024-11-27 13 0
2024-11-27 13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