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液压缸泄漏原因及修复方法

2015-08-21 178 0

   工程机械液压缸泄漏的原因主要有3种:一是密封件失效,二是端盖连接螺栓松动,三是导向套及活塞磨损。其中后2种原因可进一步导致密封件损坏。下面对液压缸泄漏原凶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修复方法。
 
  1.密封件失效
 
  液压缸端盖等处的密封常使用O形圈。按照0形圈安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端面密封、角密封和圆周密封3种密封形式,如图1所示。
 
  端面密封和角密封主要依靠螺栓的压紧力进行密封。若由于螺栓拉伸变形或松动,造成压紧力减小,将使液压缸因O形圈失去密封作用而产生泄漏。此外,若螺栓拧紧程度不同,也有可能引起密封部位泄漏。
 
  采用圆周密封产生泄漏时,更换。形圈即可。采用端面密封和角密封产生泄漏时,可通过均匀拧紧螺栓,或在螺母上加防松装置予以解决。若螺栓紧固后仍存在泄漏,应将端面密封或角密封改为圆周密封,同时更换O形圈。
 
  2.端盖连接螺栓松动
 
  更换密封件后的液压缸在投入使用后,经常因端盖上的连接螺栓松动而产生泄漏。这是因为组装时虽已将端盖上的螺栓拧紧,但因每条螺栓与端盖接合面的粗糙度不同,每条螺栓的实际压紧力不尽相同。若端盖与缸筒法兰之间留有压紧余量,螺栓处于假紧固状态,泄漏现象会更加明显,且容易造成螺栓损坏。
 
  预防端盖连接螺栓松动的方法有3种:一是在液压缸组装后不要立即投入正式使用,而是先进行加压试验,然后将螺栓再次拧紧(拧紧时应保持压紧力相同)。二是若端盖与缸筒法兰之间必须留有一定间隙,应先在间隙处插入适当厚度的垫片,再将螺栓均匀拧紧。三是在液压缸使用一段时间后,应检查连接螺栓是否产生松动,若螺栓有松动应及时进行紧固。
 
  3.导向套及活塞磨损
 
  液压缸因泄漏达不到预定的输出压力的原因,大都是活塞杆上的密封件损坏。而活塞杆上密封件损坏的原因主要是导向套和活塞过度磨损。
 
  当导向套与活塞杆、活塞与缸筒的动配合间隙超过一定限度时,不但会加速活塞杆上密封件的损坏,而且可能引起液压缸工作失稳及活塞杆弯曲。
 
  导向套及活塞磨损严重时,一般情况下应予更换。但对于体积比较大的液压缸,其导向套和活塞多为铸铁件或铜件,更换整个零件成本高、浪费大,对其进行加工也具有一定难度。为此,可采取增加耐磨环的办法进行修复,具体修复步骤如下:
 
  首先,将导向套内径d扩至(d+F1),将活塞与缸筒配合部位外径D减小为(D-F2)。根据导向.套内径d及活塞外径D尺寸的变化,选取的导向套内径增加值F1与活塞外径减小值F2数值相应变化,如表1和表2所示。
 
  其次,计算所需耐磨环宽度及数量。根据液压缸内部侧向力和耐磨环的许用应力,计算耐磨环总宽度,然后根据活塞杆直径及缸筒内径尺寸,确定单件耐磨环宽度(一般为3.2~8.2mm)。耐磨环总宽度除以单件耐磨环宽度,即为耐磨环数量。
 
  再次,选择耐磨环材料。一般应选择摩擦系数小、可吸收硬质颗粒、耐磨、耐热、许用应力较大的材料。
 
  然后,在导向套内径及活塞外径(与缸筒配合部位)上的适当位置加工几条环形槽,用于安装耐磨环。环形槽宽度应大于耐磨环宽度约0.2mm,环形槽深度应小于耐磨环厚度。将耐磨环安装到位后,其切口宽度应为2~5mm。
 
  最后,将修复的液压缸进行加载试验,活塞杆与导向套、活塞与缸筒应滑动自如。修复后液压缸内部活塞杆与导向套部位结构如图2所示。
 
  采用上述方法修复的液压缸,完全可满足使用要求。这种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导向套、活塞与缸筒之间无直接接触,不仅对活塞与导向套的加工精度要求较低,而且可以避免缸筒及活塞杆因拉伤而造成失效。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