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码头桩基工程位于新加坡裕廊港国际贸易港港区,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一座5万吨级及一座1万吨级高桩码头泊位改扩建工程。其中工程桩基主要采用了45m~18m长不等PHC800管桩,同时为满足部分管桩(斜桩)抗拔力的要求,在设计中选用了地锚施工法。在进行该码头桩基工程过程中选用了弹性法,并且对其中部分地锚进行了上拔实验,通过实验结果证实该桩基工程地锚设计符合要求,因此可说明施工正确、有效。
一、地锚施工工艺设计分析
(一)地锚结构介绍
PHC桩地锚主要利用管桩内注浆与PHC管桩管壁产生的摩擦力,通过与地锚作用,以增大PHC管桩抗拔能力,从而满足因PHC管桩入土不足而达不到设计的抗拔要求。地锚分3个节段:第一个节段为锚固段(Lf),第二节段为预应力筋自由伸长段,第三节段为粘结段(Lb)。PHC管桩地锚不同于其他地锚,预应力筋必须伸出PHC管桩顶外,利用PHC管桩顶端作为预应力张拉端,满足张拉时的张拉长度要求。
(二)地锚结构设计
设计假设:在此码头管桩施工中,地锚的锚筋设计和应用采取弹性法实施。同时设定荷载取地锚的锚筋最大化弹性拉力为0.5倍,因此其安全系数为2.0,而锚筋的最大弹性则为0.8fpu/ym
(1)岩身抗拔力设计
在进行岩身抗拔力设计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Qult=π×d×fs×Lf
在此公式中:
d为基岩钻孔孔径(d)
Fs为侧方摩擦阻力(kN/m2)
Lf为基岩固定长度(m)
Qult为岩身最大限度抗拔力(kN)
(2)结构承载抗拔力设计
在此工程中采取的结构抗拔力设计为弹性设计:
Ta≤0.5Tg
而安全系数则为FOSmin=2.0
在此公式中:
Tg=(0.8fybAs)/ym,其中ym=1.15;
As一锚筋截面面积(m2);
Tg为锚筋弹性最大化拉力(kN);
Ta为锚体结构抗拔力(kN);
fyb一锚筋特性强度(kN/m2)。
(3)水泥浆与桩体的粘结长度设计
在计算水泥浆与桩体的粘结长度设计时主要运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Qult=π×Dpile×fbu×Lb
在此公式中:
fbu为水泥浆与桩体粘结应力(kN/m2),详细数值参见表1.;
Dpile为桩基内径(m);
Qult为水泥浆与桩体的最大粘结力(kN);
Lb为水泥浆与桩体粘结长度(m)
表1(注:Lf与Lb取值应大于或等于3.0m)
管桩类型 钢管桩 砼管桩
水泥浆/桩体粘结应力fbu(kN/m2)2000
水泥浆/锚筋粘结应力,fbu(kN/m2) 800 800
二、地锚上拔试验流程和相应标准
(一)架设千斤顶
在进行地锚上拔试验之前需要在桩顶安装工字梁,所以必须要在此之前架设中空式千斤顶。在上拔实验中必须先将预设预应力筋从千斤顶穿过,其后再以锚夹片进行固定。具体架设详细参见图2及图3.
(二)地锚上拔实验
在进行地锚上拔实验之前,首先需要水泥浆的试块强度达到试验标准即28d强度的70%,当水泥浆试块达到此要求后便可进入到试验环节,上拔试验主要分为三个循环,其中每一个循环中的具体张拉荷载详见表2.。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当试验过程中荷载发生变化时需要将荷载及相应伸长量量详细记录,同时,当进行下一循环之前,需要待上一循环变化逐渐稳定后方可继续进行。另外,当试验进行到第三循环过程中时,荷载处于150%下,需要对其进行24小时观察,详细监控预应力损失情况。
三、地锚施工法实际应用案例
以新加坡裕廊港改扩建码头NW/256-257/T-U桩位应用地锚施工为例。
(一)实际施工中的相应参数及计算结果参见表3.
(二)NW/256-257/T-U桩位应用地锚施工情况
(1)钻进施工平台的架设
在施工范围内的地锚桩附近已下沉PHC800管桩之上设置钢抱箍,搭设横向承重主梁,其具体规格为:400H型钢,将主梁与钢抱箍焊接牢固;第二步,于400H型钢主梁之上搭设次梁,其具体规格为:2[30,槽钢。将主梁与次梁之间进行焊接,保证其牢固;第三步,在槽钢次梁上安置规格[10分配梁及δ12的钢面板,从而最终搭建成钻机施工平台。具体示意图详见图4.
(2)钻机成孔
使用起重机将回旋钻机吊运施工平台,并进行安装和就位工作,如图5;利用钻孔机进行桩底钻孔,孔径为Φ250毫米,根据钻杆节段数量与长度确定钻孔深度;当钻孔达到预先设计深度时,运用高压水或者压缩空气清孔。
(3)预应力筋设置
严格根据操作规范以及预先设计图纸,在施工范围陆地区域将预应力筋束制作完成。
预应力筋长度:设计孔深+预留长度;
利用吊机将预应力筋束吊装到管桩孔内。
(4)地锚灌浆
第一次注浆:
当预应力筋束吊装完毕后,当即进入孔内水泥灌浆流程,运用导管法将导管穿入至管桩孔底,进行第一次浆液浇灌。需要注意的是,此处采取G40的水泥浆,并根据0.4的水灰比进行调配,与此同时还需加入一定剂量的外加剂。灌浆的高程必须比预设计的粘结度长度长1米。并严格控制灌注水泥浆量,禁止第一次灌注顶高程高于桩底高程。
预应力张拉
(5)利用PHC桩顶设置张拉平台,设置两层锚具平台,平台与桩顶端板之间设置钢板凳,作为第二次灌浆操作的空间。
张拉平台布置如图3:
待孔内水泥浆体强度到达100%设计强度后即开始地锚预应力张拉。
1)初张拉:张拉应力控制为10%~20%设计张拉强度;以消除预应力筋束松弛产生的初始应力,保证所有预应力筋束均匀受力;
2)张拉:张拉分50%、80%、100%三级张拉;达到每级张拉强度后,需持荷3~5分钟;
3)终张拉:张拉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持荷5分钟,同时注意预应力损失情况。计算张拉伸长长度,对比张拉强度与伸长量之间关系。
(6)第二次灌浆:张拉完成后,锁紧锚夹具,拆除千斤顶等张拉设备,即进行第二次灌浆。灌浆的高程必须比预设计的粘结度长度长1米。待注入的水泥浆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拆除钢桩顶的钢板凳及锚具,进入桩帽结构施工阶段。
结束语
通过上述应用案例可知,地锚施工法在码头PHC管桩中的应用是合理可行的,并且该案例中的码头现已成功投入使用,使用状况良好。由此可证明应用地锚施工成功。
参考文献
[1]邢皓枫,赵红崴,叶观宝,徐超.PHC管桩工程特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9,(01):36-39.
[2]陈焰明.PHC管桩在温州防洪堤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2.
[3]于景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在软土地基中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