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蛇口片区提出在未来3年内建成400万平方米面积建筑。而在此过程中,前海蛇口也将继续深度融合,共同打造自贸区新标杆,以交通建设带动开发。目前,前海的主要的轨道交通项目包括11号线以及5、9号南延线约3公里,11号线将于2016年试运行,其中前海湾站将作为3条地铁、2条铁路的枢纽站,是国内最长的在建地铁车站,其施工难度非常大,研究了5年之后设计终于有了突破,在上个月敲定了地下道路方案。
开发模式“各种廊道交错相当于纽约曼哈顿”
今年底需要完成的十大战役包括25个重点工程,9月份汛期结束后,将进入施工“黄金期”,指挥部将统筹、协调、督促“四大方面军”和各社会投资项目建设主体精心组织和部署大会战攻坚战,目的是自贸新城要有大变化,也给市民带来新城建设的新体验、新实惠。
按照许勤市长的要求,大会战不限于150天,而应是三年,今年年底在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同时,提前谋划未来两年工程建设实施计划,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明年年中、年底的阶段性目标。前海管理局副局长蔺宏表示,未来几年,从明年到2018年都不断有项目开工,陆续有项目投入使用,企业陆续进驻前海,到明年年底,前海蛇口自贸区的形象要取得根本性的改观,“预计到明年有80万平方米投入使用,2017年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一部分高快速道路处于实施当中,完成建筑面积100万,城市雏形初具规模,到2018年,400万平方米面积建筑建成,新城面貌全面提升”。
蔺宏提到,前海片区采用高密度、立体式、复合式开发模式,各种廊道交叉交错,相当于纽约曼哈顿,有700万-80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包含轨道交通、汽车等,水廊道等,在国内罕见。从开发模式上讲,较为典型的是前海不少地块采用统筹开发模式,例如前海19单元03街坊集中了自贸大厦、香江金融中心、金立大厦、顺丰总部大厦、前海世茂金融大厦、信利康电商大厦等高层建筑,采用统筹开发模式,对整体形象、公共连廊、地下空间一体化统筹,打造以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和互联网金融等为核心的一体化街坊。
前海蛇口自贸新城建设指挥部除制定工作方案外,还逐项梳理前海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部分市政设施例如临海大道、沿江高速地面道路与南山污水厂红线重叠、高压线下地工程、变电站等需解决的问题。
交通枢纽前海湾站底下道路方案研究了5年
前海作为新城区,以交通为核心带动地块开发、产业聚集是一大亮点,蔺宏表示,前海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发展,规划了10条轨道25个场站,以轨道交通开发带动地块开发,以地块开发带动产业聚集,以产业聚集带动新城面貌。另外,前海区内规划的39座公交首末站都为复建式,和建筑融合在一起,不怕日晒雨淋。
目前,前海的主要的轨道交通项目包括11号线以及5、9号南延线约3公里,11号线将年底完成车站安装装修,于2016年试运行,其中前海湾站将作为三条地铁+两条铁路的三层车站,是国内最长的在建地铁车站。5、9号线前海段前期工程完成,年底完成围护结构施工。地面交通项目包括学府路、桃园路、桂庙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面对复杂的道路交通以及地下空间状况,前海部分项目的施工可谓困难重重,蔺宏举例说,例如双界河路及其地下道路施工工程,全长1100米,地下有八条轨道线穿过,上有高压线,北有双界河水廊道,南为高压线下地通道,另外还有三个入口进入交通枢纽。“这个枢纽(前海湾站)是巨无霸,5条轨道换乘,2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万人次换乘,交通实施难度大,我们研究了5年,一直到今年7月份地下道路最终方案才确定,要建造一条地面上1公里长的道路,一般几个月可搞定,像这样一条复杂的道路很难建设。”
另外,十大战役之一、位于蛇口的太子湾邮轮中心未来将建成亚太地区最大的邮轮中心,蛇口工业区总经理杨天平表示,邮轮产业对中国而言意味着高端制造业,是造船行业里“皇冠上的明珠”,到目前为止只有欧洲三大船厂有能力制造。对于邮轮产业,杨天平表示,中国邮轮产业的爆发点很快到来,2014年中国出境游有1亿人,通过邮轮出境旅游只有一百多万人,“招商局不仅仅是建造码头,目前正在跟国际上最大的几个邮轮公司洽谈,前海蛇口自贸区未来可能会产生在中国邮轮产业具有领导力的品牌,也会做出有意思的航线,类似于迈阿密、加勒比海邮轮旅游很多人都关注的地方,前海蛇口也会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邮轮基地。
体制
在大会战中,前海和蛇口如何深度融合?
“一个片区、一个管委会,有共同目标”
对此问题,杨天平用全面融合、多方支持,前景可期、继续创新四个词概括了自己的体会,他表示,大会战中更多体现的是前海蛇口全面融合。杨天平提到,自己身兼指挥部第一副总指挥、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蛇口工业区总经理三职,“自贸区刚被批准时,人们更关注蛇口是自贸区中的黑马,蛇口和前海是什么关系,能否竞争得过前海”,而到了今天,前海蛇口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杨天平提到,“今天我和蔺局坐在一起,而之前是面对面的,大家谈的很多事是同一件事,但是持不同观点。现在前海蛇口是一个片区、一个管委会,组织架构也融合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将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好。招商局集团在自贸区建设中是合作人、合伙人。”
杨天平举例说,对自贸区来说,工程是表面的东西,最重要是体制机制的创新,例如招商局正在把招商局蛇口公司和招商地产融合上市,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也会更加支持。杨天平建议,希望相关单位更加支持前海湾保税港区调整优化方案的实施,“海关总署副署长到深圳来的时候也提出前海保税港区要实现原来规划,现在最新的想法是范围比以前更大了,这需要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
杨天平希望把蛇口邮轮母港打造成亚太地区最大邮轮母港,这需要政策、机制创新,建议建立邮轮母港相应的快速通关机制及设立免税区事宜。“国外的一些邮轮在一些地方没有边检和海关,我们不可能做到,但在这方面能否有一些突破和创新?通关条件好不好,对于我们成为亚太地区最大邮轮母港至关重要”。另外,杨天平希望从前海蛇口融合的角度出发,前海金融创新的一些政策也能够在蛇口落地。
改革
规划180度大转弯审批时限相对少1/3
由于前海是填海区,地质条件差,对深基坑施工造成困难,蔺宏表示,前海所有深基坑采用的模式虽然优于深圳市其他区域,但也会影响建造成本和工期,另外再加上在服务业合作区设立之前,前海原来规划功能是物流区,也是深圳市重要基础设施集聚地,包括发电厂、污水厂、铁路交通、危化品仓库等,“现在规划和以前相比有了180度大转弯,跟原来规划的协调有难度。前海经过前5年的准备,高质量编制各种规划,协调推进,完成了各种基础设施规划,基本上实现了项目间功能无缝衔接,审批时限比其他区域减少1/3”。
对于影响前海发展建设的重大问题,例如平南铁路拆迁、水环境治理、土地整备等,自贸区建立了督办协调落实机制。蔺宏表示,对于前海新旧规划矛盾,长期困扰建设的一些问题已经基本得到化解,“平南铁路、边防区域等问题解决初露曙光,有些问题的解决还在路上”。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