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压管桩的优点和缺点
(一)优点
1.低噪声、无振动、无污染,可连续施工,缩短工期,创造时间效益,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2.施工速度很快,同时场地整洁、施工文明程度高;
3.由于送桩器与工程桩桩头的接触面吻合较好,送桩器在送桩过程中不会左右晃动和上下跳动,因而可以送桩较深,基础开挖后的截去量少;
4.施工中由于压桩引起的应力较小,且桩身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拉应力,桩头一般都完好无损,复压较为容易。
(二)缺点
1.具有挤土效应,对周围建筑环境及地下管线有一定的影响,要求边桩中心到相邻建筑物的间距较大;
2.施工场地的地耐力要求较高,在新填土、淤泥土及积水浸泡过的场地施工易陷机;
3.过大的压桩力易将管桩桩身夹破夹碎,或使管桩出现纵向裂缝;
4.不宜在地下障碍物或孤石较多的场地施工。
二、静压管桩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一)压桩前的准备工作
1.对施工单位的资质材料进行审查与管理,保证技术力量及压桩水平;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压桩路线、施工进度计划,评价其可行性;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相应技术资格证和上岗证。
2.根据工程的地质资料和设计的单桩承载力要求,准确地选择压桩机。如果压桩机吨位过小,可能出现桩压不下的情况,因而无法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反之,如果压桩机吨位过大,易发生陷机情况。
3.施工放线必须符合设计及规划的要求,而桩位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结构,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对已定好的轴线位进行复核,根据建筑物与结构桩位图逐位校核,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
(二)压桩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1.每个桩位处用石灰以原定的桩心为圆心、以该桩的桩径为直径画一圆圈,压底桩时以此圆圈为准,控制桩不偏离该圆圈,使成桩的偏位尽可能减小。
2.桩身垂直度的控制。在垂直于桩与此绳线连接的地方(即另一正交方向)另设一吊重锤的绳线(视线要通透),以这两条绳线来控制桩的垂直度。当桩在两个方向都已经垂直的情况下方允许压桩,而且在压桩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桩身垂直度。
3.接桩及焊缝控制。接桩前,应保证上下两节桩的顺直,而且两桩桩心的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宜设置接桩导向箍)。管桩施工中主要采用焊接接桩法,在焊接前应该把两节桩的端头板用钢刷清刷干净,直至坡口露出金属光泽,而且应该保证上节桩已经垂直后方能焊接。
4.压桩过程的施工记录。为了便于控制终止压桩,必须详细记录压桩过程的压力与桩人土深度,了解桩尖人持力层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桩穿过各土层时的压力值。
5.终压(即终止压桩)标准及终压的控制。
(1)当桩端持力层为粘土、粉质粘土时,主要控制桩端达到的设计深度,终压值RQ:(0.6-1.3)Rk.
(2)当桩端持力层为标贯击数较低、中密以下的粉细砂时,以控制桩端人持力层深度为主,终压值作参考,Q=(1.6~2.o)Rk.
(3)当桩端持力层为标贯击数较高,中密以上的中粗砂、砾砂时,以控制终压值为主,Q=(1.8-2.5)Rk,长桩取低值,短桩取高值;击数低取低值,击数高取高值。
(三)桩头填芯的质量控制
由于桩与上部结构的连接主要通过桩的承台,因此桩头嵌入承台的长度不宜太短,有关管桩技术规范规定不宜小于10cm.在地震设防区有必要把桩嵌入承台的长度加长,且桩头的插筋长度也应加长及增加配筋量,桩头填芯砼的强度等级应满足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这一环节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工程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加强这一环节的质量控制。
三、成桩的质量检查
(一)桩身垂直度及桩身质量的检查
桩身的垂直度可以用垂球吊线的办法来量测,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应及时报送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提出补强修改意见。对于配置封口桩尖的工程桩,桩身质量的检查可以直观检查,即将低压电灯泡沉人桩内腔检查,正常情况下,内腔应该是不进土和水的。若桩内腔完整干燥,说明桩身基本完好、焊接质量完好、桩尖无损坏,这种情况下可不采取其他方法另行检查;反之,应该采取其他方法另行检查。
(二)桩顶标高及偏位情况的检查
基础开挖后,应对桩顶标高及桩的偏位情况进行测量,并把记录资料完整地整理一份报送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提出方案,解决那些桩顶标高低于设计标高以及桩偏位超过规范要求的情况。而对于那些桩顶标高高于设计标高的情况,施工单位应用电锯法截去多余的桩段,而不应该用人工敲打的办法把多余的桩段敲掉,那样很容易把成桩敲伤。
(三)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检测
目前主要采用静荷载试验的方法来检测成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由设计单位、质监部门、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等有关部门举行点桩会议,选取较具代表性的桩进行静荷载试验。静荷载检测时一般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并要求工程有关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详细记录最终沉降量和残余沉降量等。特别要注意检测桩机在进场、退场及移动过程中不要碰撞到任何工程桩。
四、常见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
(一)桩倾斜
插桩初压即有较大幅度的桩端走位和倾斜。碰到此种情况,很可能在地面下不远处有障碍物。处理的措施主要是在压桩施工前将地面下旧建筑物基础、块石等障碍物彻底清理干净。
(二)桩尖达不到设计深度
静压管桩施工时,若发生个别桩长达不到设计深度,其原因可能是:
1.桩尖碰到了局部的较厚夹层或其他硬层。
2.中断沉桩时间过长。由于设备故障或其他特殊原因,致使沉桩过程突然中断,若延续时间过长,沉桩阻力增加,使桩无法沉到设计深度。
3.接桩时,桩尖停留在硬土层内,若时间拖长,很可能不能继续沉桩。
发生管桩沉不下去时,应冷静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才能继续施工,切不要盲目加大压桩力强行沉桩。
(三)基坑开挖不当引起大面积群桩倾斜
为防止此类工程事故的发生,应严禁边压桩边开挖;开挖宜在基桩全部完成并至少隔15天后进行,挖土宜逐层均匀进行,桩周土体高差不宜超过1m;注意保持基坑围护结构或边坡土体的稳定;基坑顶部周边不得堆土或堆放其他重物等。
(四).桩身上浮
当工程桩较短或桩较密集时较容易发生桩身上浮的情况,此时采取复压是一较有效的补救措施。所谓复压指的是已经压好的桩再进行静压的一种措施。
五、静压管桩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必须根据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项目的各有关管理制度,在项目内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考核制度,实施奖罚措施,以及前面已提及的桩机资质及特种作业上岗证等必须齐全。除此之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一)起重机作业前,应对转动部位进行润滑,检查部件紧固程度,钢丝绳是否磨损。
(二)起重臂下严禁站人,重物停在空中时驾驶员不得离开操作室。
(三)起重范围不得超过起重性能规定的指标,起重机吊桩进入夹持机构,压桩开始之前,必须在起重机、卷扬机构放松起吊的钢丝绳、吊钩脱离后方可压桩,以免拉断钢丝绳和拉弯起重机吊臂。
(四)接桩时焊接用的各种气瓶应作标识,气瓶要距离明火点10m以上,气瓶间距必须大于5m,气瓶必须加防震圈和防护帽,气瓶使用和存放时严禁平放或倒放。
(五)停止作业时,短履需运行到桩机中间位置,停落在乎整地面上,其余油缸回程缩进。切断电源,操作人员方可离开桩机。
(六)施工完毕的桩的桩头上面要加盖,以防行人或杂物等掉陷。
六、结束语
随着静压管桩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以及人们对静压管桩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静压管桩技术应用水平将会不断地得到提高,从而有效的控制静压管桩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