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
连霍高速郑州段改建工程N0.5标,全长2.15公里,大部分地段填土高度大于6米,设计加宽路基全部采用静压管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先张法薄壁预应力管桩直径为400mm,壁厚60mm,桩间距270cm,呈梅花型布置。设计桩长5~20米,共59189米/5594根。管桩由专业生产厂家供应,按标准长度接长组合,标准长度选择5m、6m、7m、8m、10m五种,接长采用焊接法接桩。桩顶设现浇桩帽,通过桩塞砼与管桩连接,桩帽呈正方形,边长100cm。压桩时桩顶标高低于地表25cm,便于施工桩帽。桩帽完成后摊铺30cm碎石垫层,层间铺设一层加强型钢塑土工格栅,形成复合地基,很好地保证了新老路基的良好衔接。
根据地质报告显示,路基工程涉及地基土均属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上层多为黄色,灰黄色低液限粉土和低液限粘土,该层厚度一般在5~15米,呈软塑或流塑状态,天然含水量及孔隙较大,固结较差,为软弱土层,是新老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因素。下层多为黄色或灰黄色中细砂层,并夹有粘土或粉土薄层,呈中密 ̄密实状,工程性质较好。
2静压桩机选择
压桩机的选型一般按1.2~1.5倍管桩极限承载力取值,静压桩机采用抱压式。本工程选用ZYJ680B液压静力压桩机两台,该机最大配重达680吨,最大压桩力23.5Mpa,并配备边桩器、起重机及压力表。压桩速度为1.8m/min。
3施工工艺
3.1工艺流程
平整场地-测量放样-桩机就位-复核桩位-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桩-焊接接桩-压第n节桩-送桩-终压-桩机移位
3.2压桩顺序
施工前了解现场的地质条件、土层土质情况,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压桩顺序,按照“长桩在下、短桩在上”、“先外侧、后内侧”的顺序进行施工,以充分发挥静压管桩的挤土效应,提高地基承载力。
3.3静压法施工的技术要求
3.3.1场地要求
现场的坡度不得大于1/100,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140Kg/m2,采用换填处理的地基压实度不小于91%,以防地基软弱“陷机”。作业区内的既有结构物基础、石块、树根应清理干净。桩机最小工作半径:采用中桩器时为桩位中心距周边建(构)筑物应大于1/2压桩机宽度+1米;采用边桩器时为桩位中心距周边建(构)筑物应不小于0.8米且外侧场地满足桩机占位的要求。
3.3.2管桩堆放
管桩应堆放在桩机前进的方向,并按每10~15米需要根数分堆堆放。现场场地应平整、坚实,按支点位置放在枕木上,层与层之间要隔开,堆放高度不超过四层,并有可靠的防滚、防滑措施。
3.3.3桩位测量定位
根据路基加宽断面和基准点进行测量放样。桩位可打钢钉并撒白石灰醒目标识。
3.3.4压桩
桩机移至压桩位置,将桩机调平,使其压桩器的中心对正桩位中心。用桩机上的吊车吊起就近管桩,送至桩机的压桩器中,打开压桩器的夹口,慢慢将管桩放入。当管桩下放至地面10cm处停住,打开压桩器抱箍把管桩夹紧,吊车的吊钩放松。夹桩的压力不大于5Mpa,并应逐次加压。复核管桩对中情况和桩身竖直度,调整桩机使桩身垂直度偏差大于0.5%。开启压桩器液压千斤顶进行沉桩。压至一个行程后,松开抱箍,液压千斤顶回油提升,再次夹紧管桩重复进行压桩。
3.3.5接桩
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8~1.0m,便于接桩焊接操作。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垂直,错位偏差不大于2mm。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要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刷至露出金属光泽。端板接口一般为“U”形坡口,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再分层施焊,施焊由2个焊工对称进行。焊接层数不得少于2层,焊缝应饱满连续。焊接结束后,停歇时间不少于2min,焊缝质量经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沉桩。焊缝严禁用水冷却。为缩短接桩时间,本工程桩接头采用CO2气体保护焊。
3.3.6送桩
为便于桩帽施工,每根管桩的桩顶应低于地面标高25cm。送桩采用下根桩的第一节桩施送,也可使用专门的送桩杆。其中心与管桩中心线应吻合一致。送桩杆上作好刻度记号,以保证送桩深度。送桩达到设计高程后要持续5min且每分钟沉降量不超过2mm后方可结束送桩。
3.3.7终止压桩的标准
一般情况下,对于摩擦桩以达到持力层(管桩的设计标高)作为终压的标准,压力值作为参考。但当静压力显著增加时要注意提前终止,防止因压力过大,引起管桩“爆桩”,其标准定为:对于Φ400mmPTC管桩,静压力≥100吨时可终压。
4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4.1管桩检查:管桩出厂时要检查出厂合格证明,包括原材料的合格证、钢筋(预应力筋)检测报告、预应力筋张拉记录、混凝土强度报告、桩体力学性检测、蒸汽养护记录等,并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起吊、运输过程中要轻吊轻放,按规定堆放整齐,严防碰撞。
4.2施工过程控制
PTC管桩在压桩施工时应现场检查堆放场地、起吊方法,防止桩体断裂或环裂。第一节桩入土30~50cm后,用相互垂直方向的两台经纬仪检验和校正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在0.5%以内。施工过程中均应检查和记录每根桩静压机压力表读数、压桩速度,出现异常应及时停止并报告。接桩焊接时应检查桩身垂直度、焊缝质量。送桩时应检查送桩深度,并复核桩顶标高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4.3预应力管桩质量检验标准:
4.4施工注意事项
4.4.1静压桩机要经常进行保养维修,确保机器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施工的连续进行,特别是所用的油压表和控制桩身垂直度的经纬仪,平时要注意保养、检修和标定,以减少仪器的误差。
4.4.2压桩应连续进行,中途不得人为停压,确需停压时应尽量缩短停机时间。
4.4.3在压桩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压力表读数,出现压力值突然增大或桩机身上浮现象,应立即停止加压,并缓慢送开压桩器抱箍使桩机平稳下落,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施工。
4.4.4因地质条件变化造成压桩力达到设计极限应力时,应及时终止压桩,上报设计单位修改桩长,已施工的桩体施行截桩。截桩采用机械切割,严禁使用大锤硬砸。
4.4.5遇大的孤石导致管桩偏位或断桩时,应采取补勘措施,分析清楚原因,进行补桩。对孤石或地下障碍物较多的路段,应清除换填。
4.4.6施工前应详细调查了解地下管线、架空电线的布设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5结语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式,以其单桩承载力高、穿透力强、施工快、无振动、噪声小、现场易保洁、成桩后质量易保证等优点逐渐受到公路建设单位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大吨位压桩机的研制生产,预应力管桩逐渐向大直径、高承载力发展,有替代钻孔灌注桩用于构筑物基础的趋势。但由于管桩的应用时间不长,在研究和应用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管桩与桩帽连接点抗弯性能及其承载力、管桩的水平抗力、抗震防灾效果等,还缺少理论研究和经验,管桩成桩后的质量检测方法还不完善,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施工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慧鹏.浅谈软土地基碎石桩的施工工艺及检测[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08).
[2]张广明.振冲碎石桩地基原位检测新方法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2007,(07).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