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导管进水的主要原因和预防处理

2015-09-11 8376 0

   导致导管进水的主要原因有:
 
  (1)灌注开始时首批混凝土量不足,没有埋住导管或埋深不够,或导管底口离孔底的间距太大,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埋设导管深度不够,使得泥水从导管底口涌入。
 
  (2)灌注过程中拔导管时提升速度过快,使得导管拔脱,也有可能是测探失误,导管底口被拔出到了混凝土面上,导管内灌入泥水。
 
  (3)导管接头连接不密实,两个接头间橡皮垫被导管高压气囊挤的产生位移,也有可能是焊缝出现破裂,水从接口或焊缝中渗入。
 
  对于导管进水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具体如下:
 
  (1)对于第一种缺陷,因为第一批混凝土储量不足,让导管进水,要马上将导管拔出。把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用抓斗弄出来,之后二次下导管并备足首批混凝土,将导管下口与孔底距离控制在半米之内,然后方可进行灌注。
 
  首批混凝土储量(3m)≥桩孔面积(2m)×孔底至导管底口距离d(m)+导管初埋深度m(m)+导管内径面积(2m)×孔内泥浆深度w(m)
 
  (2)假若出现第二种情况,因为拔脱导管或是测探失误,预防导管内涌入泥水措施是要立即将导管提离混凝土顶高50cm左右。
 
  这种措施处理后的桩被超声波检测未发现质量缺陷,但其桩头预留高度要超灌1~2m混凝土,防止桩头顶部混凝土内夹有杂质,导致短桩头。还有一种办法是立即把导管提出桩孔,在导管底部安放防水塞,一般用一块半公分厚的钢板,略大于导管下口的直径且罩住导管,用三层塑料布密封住导管下口,把导管嵌入原灌注混凝土内,在导管上面再加适当重力用来克服泥浆浮力,导管上漏斗内装满混凝土后,提开导管上的漏斗下口,利用混凝土自重惯性将底塞冲开,再继续灌注混凝土。
 
  (3)假如出现第三种情况,由于导管接头密实不严或焊缝出现了开裂,导致导管渗水,应根据导管具体进水位置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若出现距离孔口不远地方应加快灌速,并尽快的将进水管拔出。无论在任何位置都要保持连续灌入混凝土才能预防管内存水导致混凝土发生离析,预防发生卡管事故的发生。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