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桥梁等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的高速发展,交通建设行业对桥梁桩基的成桩质量、成孔速度以及环保问题等一系列的要求都在不断地提高,一些中小型回旋钻机已悄然兴起,越来越受到工程建设者的喜爱及认可。因此,本文就回旋钻在成孔过程中如何避免坍塌、埋钻等常见问题展开专题探讨,以供业内同行共同研究学习。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钻孔灌注桩运用在公路桥梁基础工程中日益增加,近几年来,旋挖钻机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一种较先进的施工方法,旋挖钻孔灌注桩采用膨润土静态无循环泥浆护壁,直接旋挖钻斗取土,适用于软土、流泥、流沙和卵砾石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灌注桩工程施工。旋挖钻机钻孔桩亦称回转斗钻孔桩、取土成桩,在覆盖层施工具有成孔质量好、速度快、环保无噪音、行走移位方便、桩孔对位方便准确等优势,对于干硬性粘土,可不用静态泥浆稳定液护壁,一般覆盖层采用泥浆护壁。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旋挖钻机施工中成孔工艺的制定要有针对性,以防止发生埋钻、坍塌等施工事故,避免造成损失。因此,要求基础施工队伍在施工技术措施上要落实,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密切注意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力争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本文将结合本人多年参与施工现场的管理经验,就回旋钻在成孔过程中如何避免坍塌、埋钻等事故来详述回旋钻的成孔工艺及一些质量预防措施。
1工程实例概况
汕头某外环公路新建工程,总桩量936根,桩型灌注桩,桩径φ1200mm-1800mm,桩深大约在35m。沼泽地区,2米左右为少量建筑垃圾回填层,2~4米为粘土层,4~10米为亚粘土层,10~13米为沙层,13~25米为亚粘土层,25~30米为沙层,30~32米为粘土层。
2、工艺控制流程
采用旋挖钻机取土成孔,成桩工艺:定桩位→埋护筒→注泥浆→钻进取土→一次清孔→放钢筋笼→插入导管→二次清孔→砼灌注→拔出护筒。施工中最大的难题是钻孔作业至4~10米亚粘土层时,桩孔缩径现象严重及成桩过程中孔的坍塌。经研究发现,除操作手在控制钻进尺度及回转斗提升速度等方面显得经验不足外,最大的影响在于静态泥浆的配比、钻具的结构及护筒的埋护不合理,易造成护壁泥皮过薄、钻具下方负压过高及孔口渗透,从而引起坍塌事故。
3静态泥浆配比
因钻机施工中泥浆可以防止孔壁坍塌、抑制地下水、悬浮钻渣等作用,因此泥浆是保证孔壁稳定的重要因素。旋挖取土成孔中,静态泥浆作为成孔过程的稳定液,主要作用是护壁。可在孔壁处形成一薄层泥皮,使水无法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渗透。针对工程的地质情况,由于地基岩土中又夹有亚粘土层、砂层的特点,为此调制出良好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尤为重要,重新调整泥浆配比,控制泥浆比重,提高泥粉质量,增加粘性及润滑感,适当添加处理剂,增强絮凝能力,确保护壁泥皮的厚度及强度。初次注入泥浆,尽量竖直向下冲击在桩孔中间,避免泥浆沿护筒侧壁下流冲塌护筒根部,造成护筒根部基土的松软,正式钻进前,再倒入2~3袋膨润土,启动钻机的高速甩土功能,进行充分搅拌,提高膨润土的含量,增大护筒底部同基土结合处护壁泥皮的厚度,防止钻进过程孔口渗漏坍塌。
4钢护筒埋设
针对现场地质情况,专门定制高4m、厚10mm、直径φ1.2m的护筒。护筒内径尺寸较大,能贮存足够的泥浆,在钻杆提出桩孔时,可确保护筒内的水压,维护孔壁泥皮的稳定。同时单边铡隙达到200mm,可有效避免回转斗升降过程碰撞、刮拉护筒,保护孔口的稳固。钻进过程,操作手凭经验目测对孔定位,工作强度加大,易于疲劳,且精度低,容易造成孔的偏差及砼的超方。舜杰公司的钻机具有快速回转自动定位功能,每个工作循环均能精确对孔定位,即降低了操作手的劳动强度,同时能保证成孔质量,有效解决了大护筒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制4m超高护筒,可以埋至粘土层以下500mm,能有效防止孔口渗漏坍塌及周围环境振动、冲击对桩孔的影响。护筒埋设的传统方法:先用φ800mm的回转斗钻至护筒深度,侧壁安装边刀扩至护筒外径尺寸,副卷吊起,放入护筒,校正,层层填埋夯实。采用传统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耗时长,埋设护筒通常需要3~4小时,几乎占到总成孔时间的一半。新研发一种超长护筒专用驱动器,固定在动力头下端的承撞体上,通过销轴,将护筒直接安装在驱动器上,利用动力头边旋转边加压的功能,将护筒压至规定的埋设位置,再取土成孔。有效提高护筒跟土壤的结合度,增强抗外界振动、冲击的能力,在注浆或提升回转斗时有效防止渗水、漏浆现象的发生,降低孔口坍塌的概率,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强度。护筒离地应控制在150~300mm,除保护孔口防止坍塌外,还用以防止表面水或地面漏浆、杂物等滑落孔中。
5回转斗结构
施工初期,有的设备租赁公司采用自制的双门底开式回转斗,圆柱型盛料桶,侧壁无泥浆导流槽,底盘无侧齿,使用中发现,液压系统压力偏高,回转斗提升力明显增大,且桩径缩孔现象较为严重。经相关术人员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回转斗的结构不合理,提升回转斗时下方产生较大负压,从而导致提升阻力增大及孔壁收缩、坍塌。通过改进,将回转斗盛料桶改为圆锥式,侧壁加焊导流槽,以有利于在桩孔内的导向及泥浆的导流,减小桩孔内的负压。同时底盘加焊侧齿,适当控制回转斗与刀尖间的距离,防止回转斗升降旋转时碰坏孔壁。现场表明,改进后的回转斗在提升过程中,液压系统压力明显降低,桩身的缩孔、坍塌现象有所缓减,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6钻进过程控制
a.开始钻进时,钻进进尺应适当控制,避免埋钻事故,在护筒刃脚处,应低档慢速钻进,使刃脚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钻至刃脚下1m后,可按土质以正常速度钻进;如护筒土质松软发现漏浆时,可提起钻锥,向孔中倒入粘土,再放下钻锥倒转,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孔隙,稳住泥浆继续钻进。同时应适当控制回转斗的提升速度。施工实践表明,φ800mm的桩径,升降速度宜保持在0.75~0.85m/s,提升速度过快,泥浆在回转斗与孔壁之间高速流过,冲刷孔壁,破坏泥皮,对孔壁的稳定不利,容易引起坍塌。
b.在粘土中钻进,由于泥浆粘性大,钻锥所受阻力也大,易糊钻。易选用尖底钻锥、中等转速、大泵量、稀泥浆钻进。
c.在砂土或软土层钻进时,易坍空孔。易选用平底钻锥,控制进尺,轻压,低档慢速,大泵量,稠泥浆钻进。
d.在轻亚粘土或亚粘土夹卵、砾石层中钻进时,因土层太硬,会引起钻锥跳动和钻杆摆动加大及钻锥偏斜等现象,易使钻机超负荷损坏。宜采用低档慢速,优质泥浆,大泵量,两级钻进的方法钻进。
e.钻进过程中,每进尺2~3m,应检查钻孔直径和竖直度,检查工具可用圆钢筋笼(外径D等于设计桩径,高度3~5m)吊入孔内,使钢筋笼中心与钻孔中心重合,如上下各处均无挂阻,则说明钻孔直径和竖直度符合要求。
7产生坍塌因素
桩孔完成以后,清孔、下放钢筋笼、砼的灌注等工序中均应规范操作,避免成孔的坍塌。如钢筋笼下放过程,应吊车吊起、坚直、稳步放入孔内,避免碰撞孔壁,以造成泥皮或孔壁的破坏,从而引起灌注过程,桩孔的坍塌及出现断桩、废桩等事故。
结束语
由于桥梁钻孔灌注桩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成桩过程中其中间环节较多,加上工程地质情况的变化、施工人员操作水平的差异,工程条件的优劣,设备完好情况的不同等因素影响,从而给桩孔坍塌带来了一定的控制风险。因此,作为一名工程建设者,应该熟知这种回旋成孔灌注工艺的质量控制要求,只有了解其施工特性,才能因地制宜,有效针对各种不同的地质情况制定相宜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桩基的顺利成孔。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