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7 478 0
图为中海昇“灌无忧”新品发布会启动仪式瞬间
2017年4月26日,江苏中海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召开“灌无忧”新品发布会,隆重发布了其拳头产品“灌无忧”-灌注桩超灌管理物联云设备。会议邀请到了原建设部总工程师兼副部长姚兵、中国建科院地下空间与地基基础研究院院长刘金波、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魏建华、上海地矿总经理刘忠斌、江苏建院营造股份董事费黄根等众多大咖级嘉宾助阵。
图为中国建科院地下空间与地基基础研究院院长刘金波做专家致辞
“建筑没有库存一说,施工的质量和速度体现的不仅是建筑企业的品牌,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发布会上,江苏中海昇物联创始人兼总裁张海滨表示,我国建筑业正从“野蛮增长”向“理性繁荣”发展,科技元素的融入正使得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让建筑人获得高效与自由”,是中海昇的目标与梦想,而此次发布的“灌无忧”——灌注桩超灌管理物联云平台迈出了公司圆梦的坚实一步。
图为中海昇“灌无忧”产品
“一直以来,因为桩基施工多在地下作业,混凝土浇灌的准确定位很难把握,一些老师傅只能通过空落或测绳去探测,实际浇灌的桩体总会超出设计要求很多,且每根桩长短不一,需要花费很大力气在敲桩截桩之上,且费时费力,影响整个工程的效率。”中海昇总裁张海滨介绍。
而通过“灌无忧”这款产品,所有问题迎刃而解。灌无忧是由中海昇物联联合新西兰国家工程院、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机构历时三年潜心研究的产品,集建筑设计、岩土、施工、物联、网络通讯等行业专家一起,专注于解决灌注桩施工中超灌管理问题的专业物联云平台。简而言之,“灌无忧”通过传感器,实现“物与物”的交流,当灌注桩浇灌达到设计标高时,它会立即报警提醒施工方停止浇灌,误差可控制在3%以内。
“听起来简单,但这里面却有很多的技术壁垒。传感器要清晰得分辨出泥浆与混凝土,而这需要大量的介质数据支撑,混凝土介质与泥浆介质 的区别,是这套系统的核心所在,是我们通过大量实验提炼出来的。”张海滨告诉记者,“灌无忧”拥有近二十项国内外专利及著作权。
图为江苏中海昇物联创始人兼总裁张海滨进行“灌无忧”发布介绍
以常规建筑、桩深8--12米, 平均超灌2m,混凝土250-300元/立方为例,通过“灌无忧”平台,平均每千根桩可节约40-80万元(含混凝土浪费费用、 敲桩截桩费用、废料处理费用)。更为重要的是,“灌无忧”还能让施工效率全面提升、让管理者实时全局了解施工进度,增强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提高项目中标的可能。
当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智能建筑逐步走上发展的舞台,中海昇的产品系也在不断丰富,目前已形成灌注桩超灌管理物联云设备——灌无忧、工程机械监测物联云设备——易测宝、工程收款智能云平台——摇钱,三个产品系列皆从建筑工程单位的实际所需出发,解工程单位之所难,从施工、设备、财务三个角度为工程单位提供解决方案,并引起了热烈反响、得到了广泛好评,构建起“建筑工程物联云平台”。
“建筑工程物联云平台”将环境实体信息纳入到自行研发且易于读取的云平台上,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平台作用,创新理念、精细管理、贴心服务,在改革传统工程项目工作模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建筑人的生存环境。
图为中国建科院地下空间与地基基础研究院院长刘金波、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魏建华、上海地矿总经理刘忠斌、江苏建院营造股份董事费黄根、江苏中海昇物联创始人兼总裁张海滨进行嘉宾访谈
张海滨表示,未来,中海昇将立志打造智能物联生态圈,通过中海昇研发的智能物联云平台交给渠道伙伴进行建筑工程领域的子产业研发;通过中海昇的公有云服务,工程人、设备将在云端运行,公司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同时将把上下游厂商进行融合,打造成功的中海昇智能物联生态圈,立志成为亚太地区建筑工程物联及信息化云平台的创新者及引领者。
图为与会嘉宾和领导合影
2024-11-21 56 0
2024-11-21 66 0
2024-11-21 54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