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基业科技:创新铺就成功路

2017-07-04 124 0






 
  从10个人到500人;从一个“打桩施工队”到高新技术企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泥腿子公司到一家产业、设备过亿的大公司。30年风起云涌,江西基业科技有限公司用技术创新铺就成功之路,不仅拿下近30项国家专利,还主持和参编国家行业标准《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规程》。打桩也能发明专利?走进江西基业科技有限公司,告诉你打桩不仅是一项辛苦活,也是一项技术活,还能打出一片新天地!

  艰苦创业不惧难 小小施工队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的创业很艰辛,从零开始,从无到有,能有现在的成就,离不开当初的艰苦环境下的锻炼和学到的技能。”江西基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献刚回忆起创业的历程时如是说。

  上世纪70年代初,正当青春年少的刘献刚被分配到南昌县尤口人民公社基建队,靠出苦力挣工分。一个偶然的机会,刘献刚被钢筋班班长选中,负责抬钢筋。在钢筋班,刘献刚凭借善于动脑、喜爱学习的特长,完成了苦力工、学徒工到班长的身份转变。“当时我只有17岁,客户认为我太年轻,便蓄起来了胡子,谎称20多了。”刘献刚笑着对记者说。

  当了钢筋班长的刘献刚更加不安分起来,在完全掌握钢筋操作技术后,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接触其他工种,并迅速掌握电气焊、油漆班、安装班的相关技术,工作两年后,刘献刚成为施工队里名符其实的技术行家,并很快被提拔为施工队长。

  在基建队干了9年后,刘献刚毅然放弃了安逸稳定的工作,于1982年创办了全省第一家民营混凝土构件预制厂,高质量的水泥预制构件技术,使其产品名震业界,他也成为80年代初第一个下海吃螃蟹的人,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在完成了原始的积累后,刘献刚对基建情有独钟,于1985年又回到了基建行业,后成为中恒建设集团一名专业桩基施工技术人才。

  “由于我长期从事工民建,加在景德镇市几年的施工经验积累,近距离接触桩基施工的知识,便预见到桩基科目迟早会成为一门独立的建筑学科,难度更会逐年增大,随着土地价格的提高,促使高层建筑的更多出现,对于桩基的需求定会更大、要求定会更高,于是我意识到专攻地基基础,才是我的未来方向。”刘献刚说。

  至1993年,中恒建设集团珠海分公司成立,刘献刚被安排担任总经理。在珠海,刘献刚真正实现了从几近破产到设备骤增的华丽转变。通过三年多夜以继日的努力,他研究了一套全夯式扩底桩技术,申请到了国家专利,这项新技术推向市场后反响强烈,使其迅速在珠海建筑市场上站稳脚跟,合作订单也雪片般飞来。

  家乡观念极强的刘献刚,在珠海打拼了多年后,毅然决定把公司搬回南昌。2001年组建中恒建设集团特种软基分公司,2003年,江西基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至2016年,公司设备与固定资产己突破亿元大关,同时升格为“高新技术企业”。

  策马飞奔不畏险 革新技术成行业翘楚

  “我们每年的科研经费投入一分都不会少,科技创新、科研人才奖励已经坚持了20年。我们要的是一边做好各个承接项目,一边做好技术创新。”刘献刚如是说。

  组建专业桩基公司后,刘献刚特别注重技术的创新,他及他的团队发明的“全夯式扩底灌注技术”于2001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全夯式扩底灌注桩系列技术”相比传统打桩施工技术,节约造价约10%~30%,同时解决了在土体内成桩的质量通病问题。他还发明了“组合锤法地基处理系列技术”,较传统的复合地基桩基常规技术,节约造价约20%~40%,并且彻底解决了普通强夯法在深厚填土区域有效影响深度不够,在饱和粘性土或淤泥质土区域强夯效果不明显的世界性技术难题;适用于厚度≤15m的松散填土,大块石或碎石土,淤泥或淤泥质土,高饱和粘土和粉土,大面积山坡挖填方区域;并同时具有深层挤密,超深挤淤,地基土置换,冲扩成桩、成墩等一机多用的综合效果。这两项专利技术分别获得参与主编省和国家行业标准,这在江西仅此一例。

  先进的技术也使公司在江西建筑业的发展中迅速走红,从开始承接南昌市政府会展中心大楼的桩基施工后,每年以30%~50%的产值增长速度向前迈进,先后承接并完成了近3000万平方(建筑面积)的桩基和地基处理项目施工。

  多年来,公司投入数千万元,用于技术研发。至今为止,已先后获得了国家专利25项,省、市、县政府及国家建设部、国家发明协会等各项奖励14项,发表各项技术论文21篇,主编及参编国家工法、技术标准6个,其中“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规程”已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

  “基业科技的使命是专注绿色建筑、实现低碳经济、撑起美好家园。公司研发的各项系列技术有着充分利用与挖掘土体本身作用,尽量做到贴近自然(原生态),达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效果。近十五年,采用公司创新技术完成的单项工程近6000个,共为国家及投资商节省工程造价达数十亿元,为社会减少二氧化碳92.44万吨;二氧化硫888.9吨;碳水化合物达2631 吨,减少外排泥浆801万m3。”董事长刘献刚说。

  稳扎稳打不浮躁 企业管理、党工建设与人才培养、激励齐头并进

  “下面,有请青工委主任、预备党员刘斌讲解一下我们公司组织的庆祝建党96周年系列活动,并就今年下半年参与省残联的帮扶活动方案进行宣读。”这是前不久在江西基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党员生活会上,支部书记熊广华的声音。江西基业科技于2012年成立党支部、工会、青工委,目前有10名中共党员,3名预备党员,(还有近10名积极分子己报名申请加入)。在该党支部每月一次的生活会上,都要确立一到两个与公司发展和管理相关的主题,供党员进行讨论,会后实施。五年来,公司党支部、工会、青工委已切切实实为公司、职工解决实际问题200余件,向省市县三级残联及各社团成员、组织拨款、捐款达数十万元。

  “我们公司还实行党建+业绩、党建+技术、党建+管理等模式,让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万国林党员从调到贵阳后,成功拿下某大型汽车公司桩基工程,;余昭军党员原是汽车班司机,转岗后使支护工程处由起初的每年300万元升到1800万元产值。”谈到党建+模式给公司带来的效应,支部书记熊广华如数家珍。

  除实行党建+管理模式外,公司还在企业管理和人才培养上狠下功夫。公司目前有员工近500人,老员工较多,年龄偏大,员工文化程度低,严重制约着公司向现代化企业迈进的步伐。“从2010年开始,我们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先后请名师和专业培训师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学习,以及内部的各项专业与管理知识培训、学习,每年安排100多万元资金,来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公司董事长刘献刚对员工培训制度由衷赞赏,对曾只读过小学,后进行再学习深造取得教授级高工、一级注册建造师的他来说,再学习就是他的第二生命。

  公司还对通过再学习、培训取得文凭、专业职称、专业技能证书的员工采取提高待遇、调岗重用等办法,以此促进员工永葆勤奋学习态度。在公司发展和管理上,刘献刚、熊广华两位创始人还采取价值营销法,推行低碳经济,尽可能多地为客户节约成本,使公司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对内实行“价值奖励”法,对创造业绩、对技术创新成果越来越多的员工实行对应比例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员工的荣誉感、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江西基业要长青,管理上要更加有章节,有创造性与凝聚力,也必须有激励机制和良性发展的促进机制,要实现员工的共同富裕,造福员工,也就是造福公司,造福社会。”江西基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献刚深情地说。

  坚持成果共享 江西基业健康持续发展

  2015年,江西基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是公司一次质的腾飞。拥有近30项国家专利的江西基业科技,也曾遭受多次侵权事件,同行中一些无法制观念的企业及小个体户经常仿冒江西基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技术,利用部分业主及总包方的遂利心态进行违法侵权,也曾对簿公堂,但收效甚微。

   “去年开始,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出台了多项新政策,未来对打击侵权行为将更加严厉。事实上,科研人员辛苦创造出来的发明成果被侵权者和不良商贾利用,对国家“创新”决策及知识产权保护起到破坏作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也受到严重打击,这种于国于民于社会于技术均有百害无一利的恶劣行为应当得到杜绝!”董事长刘献刚向记者呼吁,希望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严厉打击侵权牟利行为。对于未来发展,刘献刚更加倾向于坚持成果合理共享,加强合作,与同行共同发展。“基业科技的研发思路是使用一代、储备一代、研究一代,力争繁衍生息,永不停步。目前,公司计划成立江西基业科技“岩土工程研究院”,利用自身优势,整合行业资源,广泛和社会各界开展技术合作,加速公司科研进程和产业转化能力。”

  今年已经64岁高龄的刘献刚还在岩土工程技术和行业中竭力前行,他还是那个习惯,每天坚持工作到凌晨,早晨9点醒来开始工作,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不停地研究、总结、洽谈合作、出差取经、上门请教,检查工地等。7月开始,江西基业科技有限公司启动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制度调整、资源整合、管理规范化及责、权、利同步,人员架构等都以上市公司要求严格规范,

  “企业要长治久安,必须要不断地付出、不断地创新;公司实现上市,设定岗位绩效持股,让整个团队形成一个有力的拳头,发展前景才会更好。”董事长刘献刚说。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