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轨道交通建设井喷式发展 勘测行业迎机遇和挑战

2017-09-26 129 0

  “砥砺奋进的五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勘测技术的有力支撑。”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在21日举行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勘察与测量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五周年纪念大会上说,勘测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管线、周边建构筑环境等基础资料,是工程建设基础中的基础。
  郭允冲表示,对于勘测人而言,要做到“在精准上下功夫”。“‘精’就是测绘数据精度要高,仪器设备要高精尖;‘准’就是地质勘探资料要真实准确,大力采用新型钻探设备和多种原位测试手段,确保第一手勘探数据的准确性。真正弄清楚地下水文地质的真实情况,为高质量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资料。”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全国共有30个城市的13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4152.8公里,五年内运营总里程增加了2412公里。截至2016年12月,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完成投资3847亿元,在建线路总长5636.5公里,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有很多大城市正在加大轨道交通建设的力度,很多二线城市也在开始轨道交通建设。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秘书长冯爱军说:“目前全国有48个城市正在建设轨道交通,获得建设项目批复的已有58个城市,而正在进行前期规划的城市超出100个,建设规模与速度,世界领先。”
  面对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井喷式发展,勘测做为地铁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勘察与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马海志说,中国已步入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国和强国行列,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地铁建设从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逐渐进入智慧化时代,“智慧地铁 勘测先行”是利好城市轨道勘测行业的重大机遇。特别是近年来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以地理信息、BIM为技术手段的地铁勘测智慧化产品,为构建“勘测精细化、设计BIM化、施工信息化、运营智能化”的智慧建造体系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但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由于在建设过程受复杂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影响,安全风险和质量风险日渐突出;大规模工程建设使得各项资源投入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服务贯穿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生命周期的勘察、测绘和监测技术,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高质量的勘测、准确无误的勘测,在平安地铁建设中的作用凸显的更加重要。
  记者了解到,轨道交通分会勘察与测量专业委员会2012年经总会批准在北京成立。五年来,委员会积极致力于实践探索、学术交流、服务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在科研创新、技术交流、人才培养、行业自律、自身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各项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继续推动轨道交通勘测行业的技术创新及发展,建设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行业氛围。马海志提出了委员会未来五年的工作规划:“加强行业技术交流,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服务行业发展,做好人才培养;提升评优质量,加大推广力度;加强行业自律,优化竞争环境;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与此同时,轨道交通技术的创新也让这个行业始终充满生机。第一,更多制式。单轨、有轨电车、市域快轨、中低速磁浮等多种制式蓬勃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城市的交通需求;第二,更智能高效。以信息化、智能化覆盖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维、安全和服务等各个领域;第三,更快速便捷。目前地铁的设计速度是每小时80公里,随着城镇化和都市圈的发展,时速120-160公里的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热点;第四,更安全可靠。地铁线路穿越既有运营隧道、既有建(构)筑物;下穿江河;穿越富水、软硬不均、卵石地层等复杂环境成为地铁建设的“新常态”。要采取创新技术解决高速建设和复杂环境带来的施工困难、安全风险等诸多问题;第五,更节能环保。轨道交通已成为各城市最大的单体建筑,成为城市能耗大户,震动和噪声等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
  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大会承办方之一,于22日下午组织带领参会人员现场观摩试乘宁和城际线。宁和城际线是全国首条与高铁并行“赛跑”的地铁线,是南京第三条跨江地铁线路。参会人员先后观摩了宁和线景明佳园站、大胜关铁路桥、兰花塘站,对宁和城际线的建设过程进行了交流。
  本次大会由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300多位行业精英齐聚金陵古都南京。是一次轨道勘测人共商大计、开创未来的盛会,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勘测行业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助力城市轨道交通勘测行业持续高速发展。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