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超级工程的年轻人
2021-03-04
319
0
1月22日,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西人工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完成春节前最后一次浇筑,圆满完成了既定生产任务。项目部副总经理杨润来兴奋地说:“西人工岛隧道浇筑施工越来越顺利,创新工作室的青年骨干可以出师了!”
“杨润来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4月,作为“领头雁”的杨润来曾获评天津市劳动模范、中交最美职工、中交集团十大优秀青年。十年来,他坚守在伶仃洋这片带给他光荣与梦想的海域,参与建设了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超级工程。
深中通道项目工期紧、技术难度大,施工需要克服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难题。杨润来深知越是这样的超级工程,越需要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为了让年轻技术人员早日独当一面,他挑选了一批技术理论基础良好的骨干加入创新工作室。他说:“我们要将自己的所学传承下去。”
在杨润来看来,一名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朴素的实干精神、扎实的技术功底以及突出的解决问题能力。工作室刚成立的时候,相当一部分成员并没有外海人工岛施工经验,这让杨润来想起了自己十年前到港珠澳大桥项目的情形。杨润来系统梳理了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心得与经验,将他参与的“深基坑及岛隧结合部施工关键技术在离岸海上人工岛中的应用”“海工高性能清水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建筑模块化施工在港珠澳大桥清水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等世界级技术难题的资料和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工作室成员。
“每当临近项目重大节点,师傅无论多忙,每天下班后总会抽出两三个小时,专门为我们讲解工艺要点。”主办技术员柳阳回忆说,师傅的思路非常清晰,不论多复杂的工艺,也能剖析得非常透彻,极大提升了年轻人攻克难关的信心,大家的进步也是一天一个台阶。
很快,创新工作室全员迎来了一次大考。由于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地处珠江口,是淡水与海水的汇合处,气候高温高湿,且水体富含金属离子,腐蚀性较大,为预埋段浇筑质量带来极大挑战。“这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要用你们的智慧解决它!”杨润来给大家竖起了攻坚的靶子,年轻技术员们铆足了精神展开研讨,“浇筑混凝土时入模温度不能过高,否则表面会产生气泡和干缩裂缝”“大体量浇筑混凝土,如果水分蒸发不及时,那么模板会出现‘爆模’,挤压出裂缝”……20多次的技术讨论会,问题被一一攻克,也为混凝土施工指明了方向。
2020年8月30日,项目部提前60天完成了西人工岛175米大体积混凝土暗埋段隧道浇筑,在杨润来的带领下,创新工作室骨干们进一步聚焦“提高外海现浇隧道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效果”,通过技术团队研发的“智能混凝土控温系统”将混凝土平均浇筑效率从每小时29立方米提升到每小时48立方米,生产效率足足提升了40%。
自成立以来,工作室已对外输出4名青年骨干走上领导岗位,通过开展科技攻关、合理化建议、QC小组、深中讲堂授课培训等形式,培养了13名青年优秀技能人才。同时在学术期刊上累计发表科技论文33篇、取得33项技术专利。对于青年技术人员的成长,杨润来满怀希望:“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加入到了创新攻关的队伍中,通过超级工程的历练,他们能够快速成长,为项目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提供技术支撑。”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