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8 828 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要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在3月6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小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建议,加快对建筑行业数字化的整体推进,加强政策供给,积极引导上游企业主动带动下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随着新基建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的到来,数字化在智慧城市和智能建造领域应用逐步深入。徐征代表指出,作为体量巨大、蓬勃发展的中国建筑业,有着庞大和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前景,数字化转型大有可为、未来可期。以上海建工为例,近年来,该企业聚焦“数字化赋能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领跑者”的战略定位,从参与建设全过程、产业发展全链条、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放大数字链条综合效应。包括大力推进i.SCG信息化工程;持续打造基于BIM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数字化平台;打造领先的智慧工地平台;广泛应用数字化测量、建模与安装技术;研发应用建筑机器人等数字化建造装备等。
“建筑产业是个复杂系统,数字化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徐征代表认为,当前还存在一些障碍,包括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本支出较大、缺乏规模效应,产业链上数字化技术协同性不高,BIM正向设计推进过程中计价体系不健全、BIM模型审核和验收环境不成熟,建筑设计施工运维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缺口很大等。
为此,徐征代表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深入推进建筑产品数字化和建筑产业数字化。积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持续推进BIM技术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应用,打造基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数字工地,大力建设面向行业基于BIM的智慧设计、建造与运维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
二是努力打造数字化商业生态圈。以“业务驱动、技术支撑、产业协同、政策支持、企业家意志”等五个关键因素为支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上下游企业,打造共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商业生态圈。
三是大力培育建筑服务商文化。数字化转型为提升建筑产品服务能级指明了方向,要积极培育常怀利他之心,提升服务能力、源自内心自觉的建筑服务商文化,主动为社会提供智能化的绿色工程产品和服务体系,促进建筑与自然、人的和谐。
四是加快培养数字化高端跨界人才。充分利用我国建筑企业平台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持续引进和培养建筑信息技术、工业软件设计等相关领域高端跨界人才。
同时,他还建议政府出台智慧设计、建造、运维、更新标准体系,研究制定BIM计价政策、规范BIM正向设计相关费用,研究制定BIM模型审核验收政策以及兼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行业相关标准,大力支持传统行业自主创新研发集成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数字化平台,打通产业发展的“信息孤岛”,着力推进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除了加快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建议,今年两会期间,徐征代表还准备了关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建议。他认为,建筑垃圾处理已成为“无废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但上游亟待处理的建筑垃圾量不少,中游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厂产能利用率不高,下游使用再生砂石骨料政策引导不够,“破解这个局面的关键在加强政策对建筑垃圾中下游和中上游之间的衔接和导流。”对此,徐征代表建议,大力发展城市更新业务,不断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提升,不断开发建设绿色低碳智慧建筑;坚持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建造,从源头减少建筑垃圾总量;坚持无废城市理念,积极研发建筑垃圾处理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不断拓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渠道。同时,他还建议政府以市场为导向,出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配套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建设完备的建筑垃圾处理与利用基础设施体系。
2024-11-28 3 0
2024-11-28 3 0
2024-11-28 5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