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烟威携手“造大船”!山东海洋经济“先头部队”杀进“国家队”

2024-11-29 10 0

经略海洋,谁是山东的先头部队?
最近,工信部公示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胜出集群名单,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入选“国家队”,将山东在海洋经济上的实力展露无遗。
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国家队”选拔赛是一场经济版图的重构,而海洋经济是当下各地培育新增长极的重点赛道。青烟威三市联手建设国家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对山东在这个热点赛道的竞跑中起到什么作用?
1.“国家队”扩容,跨区融合成趋势
近日,工信部公示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胜出集群名单,共有35个集群胜出,加上2022年工信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已达80个。
今年“国家队”选拔赛中,山东新增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青岛仪器仪表产业、潍临日智能农机装备集群三个“国家队队员”,加上2022年入选的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目前,山东已有7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记者注意到,山东新增的3个“国家队”队员中,两个为跨城申报,而此前4个均为单个城市申报,这体现先进制造业集群跨区域融合发展的趋势,今年新增的超过2/3的国家级产业集群均为跨市甚至跨省联合申报,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对区域经济格局产生影响。
盘点这两届竞赛入选的“国家队队员”,集中在以下赛道:高端装备(包括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农机装备、安全应急装备、工业母机、仪器仪表等赛道 ),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赛道),原材料(包括绿色化工、稀有金属、新材料等赛道 ),轻工消费品(包括生物制造、纺织鞋服等赛道 ),以及光伏新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
今年,山东的两大“新增”均为装备制造业,体现了山东在装备制造领域的突出优势。公开报道显示,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2022年核心产业产值超800亿元,近三年平均增速超20%。潍临日智能农机装备集群2023年产值达到1650亿元,占全国农机行业1/4。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作为“国家队”选拔赛PK的热点赛道,此次除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上榜外,上海船舶与海洋装备产业集群一并上榜,加上2022年上榜的通泰扬(南通、泰州、扬州)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勾画出国内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产业高地。
这也意味着,经济大省在向海洋经济要新增量之时,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这支“先头部队”已经在江苏、山东、广东等制造业大省间展开了激烈竞逐。
2.全球造船业高度景气,粤苏沪浙鲁争相布局
近年,面临经济转型的广东提出“打造海上新广东”的愿景。《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在深圳、珠海、中山、江门等地建立智能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心和海工装备测试中心。
江门正在加快建设广东最大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56亿元。2021年—2023年,江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产值连续三年大幅增长,年均增幅达52%。
但比起江苏的南通、泰州、扬州三市联手打造的通泰扬(南通、泰州、扬州)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后者这种跨城市产业集群跨越了行政地域限制,使得产业集群从过去的单枪匹马岛抱团发展,不光意味着规模效应最大化,也意味着量级、竞争力的倍增。
2023年11月,南通、泰州、扬州三市签订船舶海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目标直指打造地标性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三地提出,力争到2025年使这一跨城市产业集群市场份额达到全球20%左右,主流船型关键配套设备的本土化率达65%,海工配套能力达到25%。
目前,江苏已形成南通海工装备和豪华邮轮、泰州大型油船和集装箱船、扬州大型散货船和滚装船等特色基地。2023年12月,江苏出台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本省船舶工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2023年,江苏船舶海工规上企业实现营收1440亿元、占全国比重超1/3;造船三大指标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
根据中国银行研究院的统计,2024年上半年,江苏省出口船舶348.3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90.3%,占同期全国船舶出口总值34.7%。
2024年前10月,江苏省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达1627.1万、2807.6万、6110.7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1/4。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显示,随着全球航运船队的老龄化趋势加速以及新能源船舶的兴起,全球新造船市场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量价齐升”阶段。
2024至2034年间,全球新造船投资需求约为2.27万亿美元,平均每年新船订单需求将达到2064亿美元,相较于2009至2023年间平均每年918亿美元的订单量有显著增长,其中,约60%新船订单将由船队更新需求推动。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18.4%、43.9%和38.6%,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4.7%和58.9%,成为全球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从订单结构来看,LNG运输船等高附加值船舶订单增长尤为突出。最新数据显示,1—9月,我国船企承接了30艘大型LNG运输船订单,同比增长150%,手握全球70%以上绿色船舶订单。
随着全球市场需求激增,中国造船业进入新一轮周期性增长,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已成各地着力培养的新增长级。除山东、江苏、广东外,浙江、安徽、上海、辽宁、河北、海南等省市均发布了发展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相关规划,安徽提出到2027年船舶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3.青烟威携手造大船一体化发展寻求新突破
此次,青岛、烟台、威海三地联手成功申报青烟威国家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意味着胶东半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上找到突破口,迈出关键一步。
根据山东省工信厅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山东省重点船舶监测船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66.9亿元,同比增长30.6%。全省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居全国第5、第3和第3位。全省船舶出口工业总产值155.2亿元,同比增长15.9%。
目前,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拥有北海造船、中集来福士等总装建造及配套规上企业约140家,主建船型本地配套率超过40%,汇集了山东海运、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青岛海检集团等上下游企业超600家,集研发设计、原材料、建造、配套、服务等于一体。
在产业格局上,青岛海西湾船舶与海工装备基地连续获评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烟台成为全球四大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基地之一,威海形成了高端客滚船、远洋渔船及游艇等特色产品集聚区。
前三季度,青烟威三市船舶海工企业实现总产值425.3亿元,占全省93%,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其中,青岛船舶海工企业产值在全省占比42.7%,主营业务收入在全省占比43%,为三市中最高。
在造船需求急剧扩张、船坞被誉为“印钞机”的当下,全球造船业一片火热。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黄海造船作为荣成海工装备和造船领军企业,集装箱船、大型运输船等高价值船舶的生产任务已排至2027年,青岛两大船企北海造船和青岛造船的生产订单更是排到了2028年。
重器加持,方可经略海洋。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建造的“海洋石油119”,是我国作业水深最深、功能最复杂的海上油气超级加工厂,可以在420米深的大海中精确定位,抵御千年一遇的台风。该公司研制的“海葵一号”则是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船坞养护。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蓝鲸1号”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适用于全球95%的深海作业。
全球船舶产业正在加快绿色低碳以及智能化转型,青烟威船企正积极应对这一变化。北海造船正在从散货船和矿砂船建造优势,拓展到集装箱船、油船等高附加值船型,同时从常规燃料船发展到LNG燃料、甲醇燃料以及新兴的氨燃料船。今年9月,北海造船为比利时CMB公司建造的21万吨氨燃料动力预留散货船完成试航。
今年,青岛首次提出建立“4+2+4”海洋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此次,青岛仪器仪表产业入选“国家队”,青岛仪器仪表产业拥有科技型企业1000余家,在工业测控、电子测量、环境监测等多个细分领域国内领先。这一突出优势让“青岛造”海洋监测探测装备、海洋开发装备打开突破口,使海工装备这条传统产业链往更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环节延伸。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大气海洋激光雷达通过三维扫描,可以将万米范围内的风场信息变成可视化数据。短短五年,镭测创芯年产值突破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70%。
今年,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研发的“高效、宽频、高可靠气动式波浪能转换装置”获得第49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最高奖。这项技术在多个关键指标实现全球领先,有效解决了波浪能发电装置成本高、性价比低、可靠性差和生存力弱的问题,使波浪能规模化开发利用进入产业化阶段。
这些最新发展状况体现了地方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水平,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升级的作用。

1-8月,威海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实现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43.2%。在修造船领域,目前,荣成正在锁定建设北方最大的国际船舶维修(保税)基地。荣成年整船产能达到100万吨,修船千艘次以上,拥有三星重工业(荣成)、黄海造船、鑫弘重工等21家修造船规模以上企业,40多家船舶配套企业,本地船用零部件配套率高达60%。今年上半年,荣成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达到30万载重吨,手持订单超过1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6%。
地域相邻、产业相融。重构区域经济版图,需要从一体化发展中汲取红利。在产业集群跨区域融合发展已成大势情况下,青烟威三地共同建设国家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如何打破地域和行政边界带来的发展限制,共享创新资源,让生产要素流动更加通畅,产业链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主业突出、功能互补”,这是三地在携手“造大船”时需要思考的深层次问题。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