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巨龙的“地下长征”

2025-03-27 2211 0

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广袤舞台上,盾构机宛如一位钢铁巨龙,以其强大的掘进能力,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开辟出一条条坚实的通道。水电四局自2013年参建深圳地铁以来,从陌生到熟悉、从无所适从到熟练操作,四局盾构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书写下四局基建不一样的篇章。

厚积薄发,十年磨砺铸就盾构劲旅

四局盾构业务起源于深圳地铁7号线项目,最初的起点并不高,自有盾构机仅有两台,设备资源捉襟见肘,技术储备也相对薄弱,在盾构施工的广阔天地中,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但就是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水电四局的开拓者们怀揣着对盾构事业的无限热忱与梦想,毅然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的征程。

2016年1月29日,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盾构工程公司正式成立,旨在全力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盾构施工队伍,积极推动盾构施工业务向市场化、规模化迈进的步伐。

历经近十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四局盾构如同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截至2024年底,水电四局累计运行各品牌、各型号的自有及租赁盾构机达60余台套,自有盾构设备10台套,目前正在地下掘进14台套。这些盾构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成为了水电四局攻坚克难的得力“战将”。

在施工里程方面,四局盾构累计完成盾构/TBM掘进成功突破200公里大关。这一数字,不仅仅是简单的长度累加,更是水电四局卓越盾构施工能力的有力见证,它意味着水电四局在盾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能够在复杂的地下环境中,精准、高效地完成掘进任务。

同时,水电四局盾构累计施工车站数量超过40个,承建项目广泛覆盖深圳、武汉、哈尔滨、成都、重庆、郑州、杭州、济南、洛阳、绍兴、东莞等10余座城市。从沿海经济特区的繁华都市,到内陆地区的重要枢纽城市,四局盾构的施工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新疆项目TBM2-2段单台设备单月掘进创局内隧洞掘进900米历史新纪录,阿克塞供水工程项目TBM隧道单月掘进完成700.72米……四局盾构团队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研发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案。高效协同的管理团队则确保了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设备调配、人员安排到物资供应,每一个环节都紧密配合,为施工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而全体员工的辛勤付出更是不可或缺,寒来暑往,他们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用汗水和智慧铸就了今日的四局盾构。

匠心筑梦,育产业工人造盾构铁军

水电四局盾构产业团队共计798人,按照施工专业分类:TBM专业113人、盾构专业685人;核心工种分类:机长15人,班长30人,盾构/TBM司机30人,拼装手30人,维保工39人,电工46人。

当前,水电四局所属华中公司运维着全公司8台盾构机及与之相匹配的专业配套设备,各类型盾构机及专业设备原值逾3亿元。这些精良的设备,犹如战场上的重型武器,是四局盾构施工的坚实基础。

为了确保这些设备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华中公司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从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修,到故障排查、应急处理,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和流程。专业的设备管理和维保团队,时刻关注着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盾构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

为切实维护盾构施工的安全与质量达到万无一失的高标准,四局盾构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自主施工模式。盾构施工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均为自有职工,关键生产岗位则通过自我培养产业工人的方式来充实力量。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成功培育出一支总数超过800人的盾构产业工人团队。这支团队涵盖了盾构机、龙门吊、电瓶车编组、砂浆拌合站等专业设备操作司机,以及机电液维保、管片拼装手等关键岗位。他们技术精湛、经验丰富,能够从容应对高峰全年25台次各类型盾构施工的严苛需求。

在培养产业工人的过程中,水电四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开展系统的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和内部技术骨干为员工授课,传授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为员工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同时,还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在这支产业工人队伍中,涌现出了众多优秀典型。杨洋凭借其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职业素养,荣获全国首届“盾构工匠”荣誉称号;赵金涛同样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全国首届“盾构工匠”入围奖。他们的成功,不仅是四局盾构产业工人实力的见证,更是四局盾构施工水平的有力体现。

技术领航,攻坚克难彰显品牌实力

技术是四局盾构勇立潮头的根本保障,唯有技术过硬,方能行稳致远。经过多年的不懈拼搏与深厚技术积累,四局盾构已全面攻克并熟练掌握全断面硬岩、上软下硬、富水砂层、富水砂卵石、淤泥质黏土、溶洞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掘进技术难题,在盾构掘进技术领域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准。

在面对全断面硬岩地质时,盾构机的刀具磨损严重,掘进效率低下。技术团队研发出了一套针对性的刀具配置方案和掘进参数优化方法,有效提高了盾构机在硬岩地层中的掘进效率和刀具使用寿命。对于上软下硬地质,容易出现盾构机“磕头”或“上飘”的现象,通过采用铰接控制技术、调整盾构机姿态等措施,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富水砂层和富水砂卵石地层中,涌水涌砂风险高,研发了先进的注浆止水技术和渣土改良技术,确保了施工安全。

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四局盾构多次成功穿越开元湖、洛河、深圳河、陶洋江、锦江等水域。这些水域穿越施工极具挑战性,需要充分考量水文地质条件、盾构机的适应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等诸多关键因素。

以穿越深圳河为例,深圳河周边环境复杂,水位变化大,地质条件不稳定。在施工前,组织了专家团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估,制定了周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严格控制盾构机的掘进参数、加强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实时监测盾构机姿态和周边环境变化等措施,成功穿越了深圳河,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此外,四局盾构还成功下穿(侧穿)燃气、输油管路、供排水、军用光缆等各类复杂管线;商场、加油站、高架桥、居民小区、工业厂房等城市密集建筑群。在武汉地铁12号线项目施工中,成功下穿47股运营铁路线;在深圳地铁7号线项目施工中,成功下穿垂直距离仅1.21米的深圳地铁1号运营线路;在武汉地铁7号线项目施工中,成功下穿垂直距离2.7米的武汉地铁2号线运营线路。这些成功案例充分彰显了四局盾构在复杂环境下高超的施工能力和精湛的技术水平。

在技术成果方面,四局盾构在成都地铁项目中,自主研发并成功应用了始发段盾构管片三轴超长同步拉紧施工工法、盾构泥浆绿色循环处理施工工法、盾构下穿既有地铁利用自动化监测联动控制沉降施工工法以及基于钢楔装置盾构滚动角定向纠偏施工工法等。以上工法通过创新施工工艺和流程,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显著降低了施工成本,为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同时,还斩获多项专利,进一步增强了四局盾构在盾构施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在项目奖项方面,公司承建的多个项目获得行业高度认可。截至2024年底,四局盾构获得“盾构法施工步履式整体过站”“敞开式TBM在富水环境下快速施工”等省部级质量创新成果8项,获得盾构机近距离下穿既有线、管片拼装质量、带压换刀、注浆封堵工艺等省部级质量QC小组成果18项、信得过班组9项。这些奖项的获得,不仅是对公司项目质量的高度赞誉,更是对四局盾构综合实力的全面肯定。

多元拓展,开拓市场实现持续发展

在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唯有勇于开拓才能面对挑战。在全力确保局内盾构施工任务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的同时,四局盾构积极践行属地经营、以干促揽的市场拓展策略。2016年,水电四局成功承接中建三局武汉地铁21号线BT1标工程后湖大道站-百步亭花园路站区间1270米盾构施工任务。这一项目的承接,为四局盾构打开了与外部企业合作的新局面,积累了宝贵的市场实战经验。

此后,四局盾构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参与各类项目投标。2019年,承接萧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至临安城际铁路工程8-1标段南湖新城站-老余杭镇站区间4873米盾构施工任务,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四局盾构品牌首次在长三角地区市场得以彰显。2023年,水电四局承揽重庆地铁4号线土建3标大庆村站-花卉园站、花卉园站-龙溪站盾构施工任务。通过深度参与重庆地铁项目建设,公司在西南地区的市场份额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扩大。

除承接盾构施工任务外,四局盾构还积极拓展设备租赁业务。2018年,签订一台闲置盾构机外租合同。2024年,签订两台闲置盾构机和一台闲置顶管机外租合同,有效盘活闲置资产。设备租赁业务的开展,不仅有效提高了公司设备的利用率,还为公司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通过与租赁客户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四局盾构”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水电四局在盾构施工领域,从起步时的艰难摸索,到如今的行业领先,一路走来,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也收获了荣誉与辉煌。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四局人将继续秉持着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以技术为先导,以人才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提升综合实力,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基础设施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书写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