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2054 0
曾几何时,高机是工程机械领域中的一颗耀眼新星,业内人士都称之为工程机械的新蓝海,没成想短短几年过去,高机行业已然变成了红海市场。
据统计,2024年高机销量(不含高空作业车,下同)为179867台,同比下降12.88%。进入2025年,高机市场下滑更加严重。2025年1至5月,高机销量为74533台,同比下降33.5%。高机销量下滑有多方面的原因:国内增长停滞、市场竞争白热化;国际上欧盟对华进口高空作业平台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税、美国加征关税。
那么在这样的局面下,我国的高机厂商为求破局,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呢?工程机械品牌网将从技术创新、市场拓展、控制成本三方面为大家解读。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众多企业破局的关键方向。不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求在各个维度提升产品性能,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智能化,无人化技术创新方面,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表现得十分亮眼。目前,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已掌握节能高效电液控制、智能高空作业机器人等多项世界领先技术,新能源产品渗透率超90%,累计获得专利268件,其中发明专利83件。2024年推出的82.3米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再破全球高度纪录。
徐工作为知名高机制造商,选择对应用场景进行深度解构。徐工高机根据具体场景研发相适配的设备,从而构建了独属于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壁垒。2024年上海宝马展,徐工推出了三款聚焦超高空精细化作业需求的高机设备,首发现场即批量交付海内外客户,奔赴全球各大工程项目建设。
浙江鼎力则一直致力于产品的模块化设计。浙江鼎力通过模块化设计,推出了柴、电、增程、轻混等不同驱动类型的同高度机型,为客户提供多种选择,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模块化设计带来的低维保成本、高维修效率和产品升级便利性等优势,也提高了浙江鼎力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使其市场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临工重机以纯电动技术为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相继推出多款电动化产品,并打造零排放工厂,践行绿色使命,持续引领绿色转型发展。2024年,临工重机与宁德时代携手,共同推动新能源和电动化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行业标准制定以及市场推广;2025年德国宝马展上,临工重机展示了T26JE-2直臂式高机、AR20JE-2曲臂式高机等多款电动化新成果。
市场拓展
市场拓展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海外市场的拓展,二是寻找建筑业之外的应用场景拓展。
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海外市场的战略打法非常明确,既先瞄准欧美等高端市场,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信赖,再以高屋建瓴之势下沉到其他国家地区市场。目前,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已经研发多款满足海外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其中,ZT51JEH增程式电动直臂高空作业平台以其超长续航能力和灵活的应用场景,成为海外客户的新宠。同时,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还建立了全球备件商城以及推出了AWP-Link应用APP,进一步提升了客户服务体验。
为了拓展高空应用领域,徐工近两年加速研发高机机械的新品类伸缩臂叉装车。伸缩臂叉装车通过配备不同的附件,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工业、矿山和采石场、物流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从物料搬运到挖掘沟渠、人员提升以及地下矿山篮作业等多种需求。目前,徐工伸缩臂叉装车包含农业型、通用型、重载型、旋转型四大门类,最大起升高度覆盖6-25m,最大起升重量覆盖2.5-23吨,具有安全高效、稳定可靠、场景适应性强、场景应用广、维保方便等特点。
海南华铁作为国内设备租赁龙头企业,也有自己的市场拓展之法。2024年,海南华铁全面拓展智算业务板块,大力开展“人工智能+”活动,累计签订算力合作金额已超60亿元,致力于成为领先的AI智算综合服务运营商。2025年3月12日,海南华铁与智宇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成功交付首批 DeepSeek 大模型一体机,标志着华铁应急在智能设备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控制成本
在市场遇冷的局面下,企业通过控制成本可以增强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设备租赁龙头企业宏信建发在成本控制这方面就做的很好。据宏信建发2025年一季报可知,报告期内,宏信建发将中国大陆及香港的网点数量从去年年底的528个减少至520个,而将海外网点从53个增加至59个。不仅如此,宏信建发通过销售处置低效设备以及将部分设备转移至海外市场,进一步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于拓展海外市场的厂商来说,在海外建厂,进行本地化生产,也属于控制成本的手段之一。星邦智能的海外拓展之路就是如此。近几年,星邦智能在欧美、日韩、澳等发达市场,以及中东、东南亚、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建立起一批本地化运营的子公司,此举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可以有效应对关税、反倾销税、进口配额限制等壁垒,从而得以更加顺利地参与到当地市场竞争,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面对高机市场遇冷,我国企业提振市场的战略举措可以说各有千秋,通过技术创新、拓展市场、控制成本等举措,大部分高机企业在营收上不仅没有下降,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就高机行业整体而言,我们还是要认识到:未来两三年高机市场大概率依旧会保持下滑态势。
未来,行业竞争会更加激烈,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国内高机企业可能会破产出清。在这种局面下,企业要想存活下来,一方面需要能够深刻理解客户需求、持续技术创新,增强自己的本土化运营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具备全球化视野,通过稳健的全球布局拓展海外市场。也只有做到国内国外双开花的企业,才能最终穿越周期,成为真正的行业领导者。
Hot News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