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4 87 0
前不久,省经信委发布《2013年上半年全省100个产业园区“增比进位”考评通报》,公布了全省111个产业园区建设发展考评结果。贵阳市产业园区成绩优异,在全省前10名中占据4席,在全省前30名中有10个园区榜上有名。其中,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孟工业园名列全省111个产业园区第一名。
海信平板电视连续9年称雄西南,贵州天力成为国内唯一具备生产中小功率双燃料船用发动机资格的企业,航天电器顺利完成“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飞行试验的配套任务……近年来,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区、都市新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以创新驱动,全力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在我省工业经济发展中,“排头兵”作用日显。
创新奠定市场优势
10月21日,贵阳海信将一批刚刚从生产车间出炉的新品运往成都、重庆等地,填补各地销售仓储的库存量。到今年9月底,贵阳海信已完成产值30.69亿元,同比增长54.78%。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贵阳海信在西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5%,已经连续9年稳坐西南地区第一的“宝座”。
“深厚的技术积累、个性化的客户体验是贵阳海信称雄西南市场的主要原因。”贵阳海信一位负责人说,从2010年起,贵阳海信参与科研课题100余项,并于2012年独立研发10项新技术,让贵阳制造的“海信电子”领先同类产品3个月时间,成为指引业界发展的风向标。
“虽然电子信息业产品更新换代特别快,而且技术被赶超是常有的事情,但只要保证走在行业技术的前沿,不断创新,就不怕被赶超。等他们研究透了这个,我们下一项技术已经成熟了。”贵阳海信研发团队负责人喻忠德自信地说。
创新带来工业“新生”
10月20日,红林机械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红林机电业控制事业部部长苗建中开始安排汽车自动变速器生产线的融资方案。项目确立以来,主动与红林机械厂寻求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个昔日的老厂,成了如今汽车变速器市场的“香饽饽”。
“今年,是红林厂迈向市场融资的第一步。我没想到,一切会这么顺利。”苗建中说,10年前,红林厂还一直处在亏损的状态。依靠国家的补贴与扶持,这个昔日的三线企业通过8年的努力才能得以存活,并逐渐扭亏为盈。去年,红林厂年产值突破7亿元,军品、民品以及外贸的订单量均实现了25%的年增幅。
“技术优势,是我们最终能够‘翻盘’的依据。”苗建中介绍,2007年,红林厂逐渐摆脱亏损困境后,每年都拿出订单成交额的5%投入到科研之中。随着效益的好转,红林厂的技术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
数据显示,近两年,贵阳经开区开展“军民结合”项目,已经盘活了不少三线企业。
创新凸显集群效益
10月22日,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贵州省工程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现场正忙着施工。今年年内,中心成立后,詹阳将领头集中处理省内工程机械类企业的技术难题,助推相关技改项目,聚合业内企业,集群效益明显。
目前,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3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企业、15个省级技术中心企业、1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今年3月份,拥有105项专利的詹阳在贵阳市数十家同类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今年新增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之一。
早在2010年,詹阳就率先开展技术改造工程,如今已与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凯沃重工等公司展开合作,形成了良好的产业互动。为进一步引导产业集聚,贵阳经开区正着手打造“五个产业园区、三个中心”,高位对接今年9月份落户经开区的10个中关村项目,发挥规模效应。
按照规划,经开区将主要依托小孟工业园内061基地、011基地、奇瑞客车、贵阳海信等企业,建起航空航天产业园、汽车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五大产业园,打造3D打印中心、高新产业孵化中心、人才培训中心。
“有这些科技平台与中心作为技术支撑,到‘十二五’末,经开区高新技术的产业贡献率超过50%,而经开区制造业的现代化程度也将更高。”经开区生态促进局副局长段志强信心十足地说,科技创新,将真正成为引领贵阳经开区经济腾飞的法宝。
2024-11-26 31 0
2024-11-26 28 0
2024-11-26 26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