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管桩,也就是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采用先张预应力离心成型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工程相对便宜、应用范围较广等优点,运用范围较广,多用于房屋建筑和桥梁码头等工程。打入桩又称沉入桩,是指使用桩锤等重物撞击预制柱,将其打入土中,密实土壤,最终达到牢固地基的过程,主要有锤击沉桩、静力沉桩、震动沉桩等多种方法。因为别的沉桩方法都具有一些缺陷,例如锤击沉桩就具有噪音扰民、震动剧烈等缺点,例如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已于2009年12月1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限制使用锤击桩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所以近年来静力沉桩使用愈发频繁。因此本文将以液压法为例,对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液压法施工进行探讨分析。
一、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前的质量试验
施工之前要先做好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质量检验,液压沉桩可以利用静力压桩机来对管桩进行静载试验。静载试验如果没有锚桩等专门设备,可以考虑利用静力压桩机,也可以进行试验。而且在试验过程中,单桩承载力的静载、动测试验法,包括高应变试验等可以分批进行。
1、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法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管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法,这种方法关键是要通过模拟实际负荷的方法,利用千斤顶来辅助,这样得出来的一系列数据进行综合评定,最后才确定单桩的承载力的极限。但是,静载试验必须要满足一个前提,就是管桩和土层的契合度要达到工程的设计要求,不能低于或多于相关数据,否则将被视为质量不合格。
2、动测法试验
所谓的动测试验法,是指动力无损的检测法,检测的是管桩自身质量以及桩基承载力,是一项教新的技术。高应变试验是动测法中最常用的的一种,是关于静载试验不足之处的补充。它是通过试验相当重量的重锤,在相对的距离下重击桩顶,通过管桩的贯入深度来得出管桩竖向承载力的数据。高应变试验一般是静载试验结束后的补充,一般在静载试验一周后进行。具体方法是首先在管桩桩柱上方不远处按照应变和加速度传感器两种传感器,接着要对着桩柱的中心,使重锤以一定的冲击度撞击桩顶。此时,通过管桩周围土质的变形,通过传感器对数据的收集,得到各自数据,接着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获得拟合结果。
二、液压法施工前准备工作
1、施工的主力挑选
施工队伍是施工的主力,在进行液压施工之前,应该对施工队的素质进行审查。施工队伍的技术和知识水平要达到该工程的施工要求,对施工队伍的挑选不仅在施工队伍的技术和水平,还具体到施工队伍的组织管理能力、工程设计理念、施工压桩设计、工程进度等等,甚至包括了施工技术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技术要求合格与否,且施工人员必须具有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核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2、压桩设备的挑选
在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液压法施工之前,应该根据具体的工程计划,结合当地地质的实际情况等,仔细挑选相应的合适的液压装置。在这一方面,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液压装置的压桩力至少要大于管桩竖向承载力极限的1倍以上和1.5倍以下。
3、桩位的选择
在施工过程中,压桩之前都要进行定桩位置的选择以及复查。管理人员要对定轴线进行复查,要反复核实校对,一定要确保轴线和桩位的正确,确保其符合设计工程要求。
4、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
混凝土管桩自身质量的检查,包括对桩尖和桩身的质量检查,检查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和工程设计的要求进行。首先要先对桩尖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桩尖一定要及时更换或进行及时有效的检修;第二,管桩桩身也要进行质量检查,例如,管桩的直径、厚度、长度、弯曲度等所有相关的尺寸都要符合相关规定和工程设计要求,偏差要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另外,检查管桩桩身的外部,最好不要有表面出现裂缝、细节零件出现破碎等现象的出现。如有不符合规范的管桩桩尖和桩身,需要及时更换,不可大意。
三、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液压法施工工序以及要点
1、液压法施工工序
液压法的施工程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现场测量、放线定位、放置桩机、复查定位、垂桩插桩、桩身对直、液压沉桩、质量检测等几个程序。
2、施工要点
第一,对于垂直度的把握。液压沉桩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握好管桩的垂直度,不能忽视对管桩垂直度的校对。在进行插桩和接桩的时候,管理压桩机的相关技术人员要统一好工作,掌握好相应尺寸角度等,能把握好管桩的垂直度,同时在压桩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桩身的垂直与否,只有管桩达到相应的垂直度,沉桩过程才能顺利完整地完成。
第二,接桩时候质量控制。在液压过程中,通常会发生接桩的情况。在接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上下两节的管桩中轴线在一条线上,不能有较大的偏差。而且,在接桩过程中,要注意两个管桩之间的顶板要保持干净,焊接的时候也要注意质量。
第三,送桩时候的质量控制。管桩要打入持力层,一般会选择使用送桩机。送桩机是钢板材料制成,是为了能使管桩获得有效的冲击力,且可以循环使用。
第四,终止压桩时的质量控制。终止压桩在工程开始前就由有关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勘察单位和监督部门等相关组织根据实际情况作了讨论,并拟定出相关的终止压桩标准。
3、液压压桩路线选择
在施工过程中,因为管桩的桩数有可能会很多,而地层的地质构造每层也都不一样,土层密度会随着深度而增高,管桩打入的所需压力也会增大。如果想要是管桩能顺利打入土层,压桩的路线就要好好规划,应该选择单向进行,避免从两侧往中间打入的方法。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因为土层对管桩的挤压而导致的桩身部分倾斜,可以保证压桩的工作达到工程要求。
4、管桩与承台之间的连接
在施工过程中,要锯断管桩的桩头会采用专门设备,所以锯断口十分齐整。所以管桩与承台之间的连接就不能利用双方内部的钢筋进行连接,而要通过在管桩内填充混凝土,利用在混凝土中插入钢筋与承台进行连接的方式。
5、施工过程中管桩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管桩十分昂贵,因此在进行管桩设计时候就要注意好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尽量避免造成工程施工上的错误。所以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在进行管桩基础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工程设计、地质状况等综合因素考虑,可进行多方案的综合比较,采取最经济最合理的方案。
第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桩的型号和规格尽量简单统一,堆放的时候最好同一型号、同一规格的放在一起,避免造成施工困难和施工混乱。
第三,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组织管理和监管制度上的完善,对工程要进行从始至终的质量监管,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第四,要把握控制好沉桩的速度,并且要根据土层的密实程度及时调整沉桩的速度。在土层中存在石块等障碍物时候,要及时消除障碍物并避免管桩沉桩时候位置偏移。
四、总结
总之,如今的房屋和桥梁、码头建设等软地基工程大多采用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液压法成为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压桩法中运用较广泛的压桩法,其具有噪音小、污染小、对城市居民影响小等优点,符合城市环境文明建设的要求。由于液压法的技术要求较高,施工也较为复杂,因此就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注意到各方面的细节,结合实际情况,使工程能达到最终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徐至钧,李智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设计与施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徐新跃.预应力管桩应用中的若干问题[J].建筑技术,2003(3)
[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华人们共和国建设部,2003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