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向工程公司转型,是必经路还是不归路?

2015-09-11 1006 0


   今天的勘察设计行业正面临着新的局势:
 
  ◎企业兼并重组成为普遍的投资模式;
 
  ◎大客户的话语权加大,各类供应商面临被强制重组和强制分工的危机;
 
  ◎大客户将从简单的需要产品转换到需要系统的解决方案;
 
  ◎大客户希望通过外包非核心的业务,专注在核心竞争能力发展上;
 
  ◎大客户希望与供应商共同承担经营和投资风险。
 
  对工程行业来说,这意味着一些超大规模的客户可能出现,他们的运营模式和中小企业完全不同。这些形势的变化,要求设计院适时调整经营思路:
 
  ◎要从产品的供应商变成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要从采购的对象变成外包供应商。
 
  许多设计院为了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把成为工程公司设定为自己的战略愿景,在业务上也开始了从设计转向工程总承包的模式转变。
 
  以设计院为主导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可以通过设计优化最大限度地节省投资和降低工程实施费用;通过对设计计划的合理安排和进行可施工性设计,有效协调采购、施工进度,实现设计、采购、施工深度交叉,缩短建设工期;设计院全面掌握工程的技术特点,对工程把握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有利于指导施工、调试,保证工程整体技术性能最优。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设计院都应该而且都能向工程公司转型,在思考战略变革时,要区别对待。
 
  首先,要明确不同的战略定位,其竞争的重点各有不同。专注于设计咨询的设计集团,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与研发、高端设计和品牌管理等领域;而侧重于工程总承包的勘察设计企业,其竞争重点在于全价值链,尤其注重项目融资与运营维护。
 
  其次,要明确不同类型的设计院转向总承包服务的工程公司,其具备的优劣势各不相同:
 
  ◎市政院:由于历史原因,由国有及事业单位改制而来的设计院与政府的关系仍“藕断丝连”,在市政领域尤为明显,市政院很难凭借自身的力量拿下市政总包业务,以城投或城开为代表的客户,反而在市政领域进行强制分工,以保证自身的利益。
 
  ◎建筑院:建筑领域以土建为主的总承包业务,以设计院为龙头其优势不如以施工为主体的总包;同时,目前的大型建筑或超高层建筑,机电在总成本构成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以机电作为总包商将成为新的趋势。
 
  ◎工业院:由于生产工艺等技术壁垒较高,工业院作为总包商的优势在工业领域比较明显,在选址、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及运营维护等各环节均有突出的价值。
 
  目前来看,设计院在向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为主的工程公司转型的过程中,普遍面临以下方面的问题:
 
  ◎设计院注册资金的规模普遍较小,在总承包业务中抗风险能力差;
 
  ◎设计院普遍采购能力较差,采购经验不足,缺乏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传统设计院由于业务划分原因,融资能力较差;
 
  ◎项目管理能力偏弱,特别是管理施工队伍的能力与经验不足。
 
  因此,设计院在思考战略变革时,不能盲目的追求“潮流”,要深刻分清目标和自身之间的差距以及实现的可能性。如果不看清形势,盲目追求转型,无疑会四处碰壁,特别是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总承包的高风险将使设计院走上不归路。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