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隧道建设,最近国外又有啥新点子?

2018-06-25 685 0

  如今,隧道建设越来越趋于智能化,提高隧道建设与运营安全性的技术革新层出不穷,最近国外又有了什么新点子?一起来看看吧!
自动报警!
  日本鹿岛建设与WinX公司联合
  开发地下埋设物检测系统
  日本鹿岛建设与WinX软件开发公司近期联合开发了一款用于检测水道管等地下埋设物的新系统。该系统可将施工前掌握的埋设物位置信息在平板电脑的地图上显示,当挖掘设备接近埋设物时,发出声光警告作业人员,防止埋设物受损事故,避免工程返工。
  这款新系统的平板电脑终端可使用RTK-GNSS定位功能,采用误差10cm左右的高精度VRS技术(虚拟参考站技术),能在重型机械的驾驶室的终端上显示操作人员与埋设物的详细位置。
  目前鹿岛建设已在青森县津轻市的风力发电设施建设工程的挖掘作业中对该系统进行了试验使用。在输电线路埋设挖掘施工中使用该系统,有90%以上的施工区间内充分发挥了检测功能。据介绍,采用该系统即使在冬季积雪期内也能安全进行挖掘。
  鹿岛建设计划今后进一步提升系统的精密度、扩大使用范围,运用到更多的土木工程中。
  自动发出声光警告作业人员,大幅提升挖掘施工安全性!
  周全规划:
  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与清水建设近日开发了一种利用AI(人工智能)对盾构隧道施工的掘进计划进行最优化的辅助系统,可根据隧道曲率半径等计算出盾构机运行控制的计划值和管片配置计划等。该系统将在福冈市“唐之原第1雨水干线筑造工程”中投入使用。
  这项系统结合了AI程序设计与盾构施工技术,设计出AI模拟程序。由AI模拟掘进,反复就相对隧道形状的掘进轨迹误差、盾构机对管片和土体的干涉程度等项目进行评分,然后显示最高得分的施工条件。实验显示,相比技术人员的人工作业,采用该方式可减少20%的开挖土量。
  研发部门计划今后结合遗传算法与强化学习,开发出盾构机运行控制与管片配置同步进行的AI,为将来的无人化施工打下基础。
  结合AI程序设计与盾构施工技术,打造最优施工计划!
  丝般柔软:
  加拿大企业研发ShapeArray
  柔性自动地层监测系统
  位于加拿大新布伦瑞克省的技术产品制造商Measurand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ShapeArray的自动化地层监测系统,该系统是一款内含微机电系统的柔性线缆式传感设备,可安装在隧道管片上,对隧道周边的地层进行变形监测。
  ShapeArray系统由柔性线缆式传感器与传感接头组成,可在任意方向弯曲,长度可达150m,可覆盖隧道内360°范围。线缆内的微机电传感器测量两个方向的倾斜度,通过处理器转换为每个接头的位置,通过位置变化监测隧道形状变化与地层位移。
  该系统可通过PC或移动端实时传输数据,使工程师和设计人员通过即时监测降低隧道施工风险。长期测试表明,长32m的ShapeArrays监测精度可达到±1.5mm。
  ShapeArray已应用于洛杉矶区域连接线轨交工程与伦敦Crossrail轨交工程的隧道中,用于监测建筑群下隧道的沉降与变形。未来,该技术还计划推广至其他隧道工程中。
如同线缆般安装于隧道管片上,360°监测隧道地层变形!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