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

2018-12-10 338 0

  当前的经济政策的趋向,要稳中求进,这是经济发展的工作基调。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我们不再只追求量,更看重质量。在这样的结构转换过程中,中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通过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一个全新的提法。它包括一个目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一条主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两个原则: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三个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两个着力点: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发展的产业体系;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先导产业。“互联网+”就是利用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技术,在整个经济社会各个部门去应用,应用会产生数据,而利用数据的关联关系衍生新业态,就叫“互联网+”。我们国家从1994年接入互联网,发展至今互联网已经变成了基础设施,既然是基础设施,各个行业都要有互联网的思维,把这个基础设施用好。

  制造+互联网,就是把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入制造业当中,从而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上对制造业进行改变。绿色化、服务化也将成为转型升级的趋势。在个性化的量产时代,未来将越来越小众化、个性化,我们要把这些产业体系的优势融合在质量升级当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了国资国企的改革。现在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的建筑企业已经在实现混改,民营建筑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借助国有企业的渠道,给民营企业更好的发展空间。这不是所谓的国退民进,而是国民共进。

  国企和民企之间的关系是正博弈的关系,是合作共赢的关系。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可以优势互补。今天民营企业的发展,从中央层面来说是非常清晰,也是非常坚定的。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我们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习近平在演讲中明确指出,“这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放眼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从历史和现实看,经济全球化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利益所在,是大势所趋。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国家发展的初期,注重的是出口。经济发展到另一阶段,逐渐从出口大国转变成出口、进口并重的大国。成为进口大国之后,对整个世界的经济才拥有了调控能力。全球工业化之后,全世界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把自己的市场打开,变成进口大国的话,中国就会在进口什么产品、进口谁的产品上拥有了调控能力,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影响力都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我国的对外开放也需要升级。自由贸易港是指设在国家与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的,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目前排名世界集装箱港口中转量第一、第二位的新加坡港、中国香港,均实施自由港政策,吸引大量集装箱前去中转。在博鳌论坛上,总书记明确,海南要建自由贸易港。这次进口博览会上总书记也提到,上海要建芯片区,另外还要推动长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这也为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到,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方面对于中国的双创、科技、新经济企业来说,在选择资本市场多了中国国内的一个选择。形成与纳斯达克,或港交所匹敌的科创企业直接融资的新市场,为中国的投资者提供分享科技创新收益的机会。另一方面,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无论是科创板,还是注册制,必将给中国股市生态带来巨大改变。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