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勇:智者的中庸之道

2013-10-21 203 0

      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了将近三十年,王智勇还是一派儒将之风:镜片背后的眼睛睿智而沉静,嘴角习惯性地挂着亲和的微笑,说话声音不高,做事不急不躁。

  他像一种奇特的黏合剂,将项目部生产、商务、行政等各个部门的人牢牢凝聚在一起;又像一种高效的催化剂,把项目部每个人的潜能最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在他身上,有一股凝神静气的力量,即使在复杂的项目管理中,也能将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奉行得不偏不倚。

  春风化雨

  相比大多数“霹雳型”项目经理的火爆、强势,王智勇是典型的春风化雨。

  1985年,黑龙江建筑工程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的王智勇加入到中建一局二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建筑生涯。转眼间,28年的时光带走了曾经的少年懵懂,却见证了王智勇不变的建筑梦想。如今50岁的王智勇谈及工作,娓娓道来的是北京轻汽冲压联合厂房施工初期临建尚未建好时,看着项目员工被褥裹着塑料布睡觉时的艰辛和感动;是团队一路走来,一次次为公司赢得优质工程奖的激动和自豪。他从不提及自己曾连续多年荣获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共产党员、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光荣称号,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指挥、集团公司优秀项目经理等荣誉。

  中庸之道在于中正、和平,这正是王智勇的处事之道。项目上的员工从未见过王智勇训斥谁,他更像是一位长者,言语不多,却有醍醐灌顶的作用。无论是领导还是下属,无论是甲方还是分包商,他从不刻意逢迎,也从不居高临下,与他打交道的人都能感受他身上那股特别的感染力。

  “有为”而治

  王智勇奉行中庸,却并不“无为”。他先后参与组织了15个项目,无论条件多么艰难,总能完美履约、合理控制成本,确保项目收益高于公司平均收益水平。2012年,他带领团队一举摘得中建一局集团TOP金奖大项目部称号。

  “这活儿没法干了!”项目上干过的工长们,十有八九都被王智勇“折磨”得很无奈。每天早上,王智勇总是静静地走进现场,四处检查,风雨无阻。“他转现场比我们还勤,这事让我们这些小工长头疼坏了!中国银行项目施工时,有一次王智勇从施工现场回来,拍了拍工长的肩膀问:“小曹,三层幕墙龙骨施工完成了吗?”这看似是询问施工进度的问题瞬间让曹国良紧张了,因为他知道,进度上的事,王智勇每天都抓得门儿清,一定是出什么差错了。曹国良马上到现场仔细地检查了一遍,最终发现由于建筑地面和结构地面标高有差异,甲指分包在幕墙深化设计的时候与建筑设计出现标高不符。“这就对了,好好干。”没有批评,没有责备,王智勇依旧是温文儒雅的口吻,却及时避免了后期返工及材料损失。

  外埠工地的生活大多辛苦而单调,而在王智勇的项目部却不是这番景象。台球室、乒乓球室、麻将室、篮球场、卡拉OK、甚至还有溜冰场……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员工调节身心,保持高昂的工作状态。一到晚上,项目部俨然成了游乐场,可是在这些热闹的人群中,很少见到王智勇的身影。

  保持节奏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论起王智勇的行事风格,用这句话概括再贴切不过。项目上的事情纷繁复杂,王智勇始终坚持着“静”、“思”、“听”三字原则,再紧迫、再麻烦的事情也绝不轻易做决定,而是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静静的慢慢思考,然后仔细询问前因后果,征求各方意见,最后抓住事情的本质,抽丝剥茧地将事情分析的清楚明白。正是因为这种性格,王智勇带领的团队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都能保持冷静和最佳的战斗状态。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成为中建一局二公司进军山东即墨的不二人选。亿元超大工程,8座单体,15条道路,2个公园,三方融投资带动总承包合作。没有先例,没有样本。面对新模式的探索、合作、成本、履约等多方压力,王智勇依旧坚持自己的节奏,戒急戒躁,稳步推进。“不管遇到多大的事,只要有他坐镇,这事就踏实了!”这是对一个指挥将士最高的褒奖。如今的即墨蓝色新区项目如同一个巨大的机器,已经运转了整整一年,这一年中的每一个脚印都在计划的航线上精准无误,王智勇带领的队伍在造城道路上,离梦想越来越近。

  而此时已经是中建一局集团TOP金奖大项目部总监的王智勇依旧是一副淡然的样子,带着腼腆的笑,却目光坚定。“尽全力做好我应该做的事情,在这个位置,就要对这里的一切负责,问心无愧最重要……”这正是一个智者的中庸之道。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