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地下环隧“十一”通车,19米深“地下城”长啥样

2019-04-11 299 0

  4月9日)从通州区新城中心区建设管理委员会获悉,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的地下交通大动脉,通州北环环隧目前已基本建设完工,预计今年10月1日通车。

  届时,运河商务区北区将形成深达19米的“地下城”,行车道、停车场、市政管线都在地下,并与地铁线路、地下商业设施交会贯通;地面0.5平方公里范围内都将变为“无车区”,只提供给行人和自行车通行。
  通州北环环隧行车层入口处。

  地面变“无车区” 隧道直通地下停车场

  近日,记者来到副中心运河商务区北区,曾经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如今已高楼林立,大型企业纷纷入驻。

  在地下,一条“隐藏”的交通大动脉——北环环隧,正在进行最后的消防验收,等待投入使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隧道为逆时针单向行驶,限高2.8米,宽度约16米,设有单向双车道和一条应急车道,全长1.5公里,驱车绕行一圈约5分钟。

  在环隧内部行驶,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对对卷帘门。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下称“北投集团”)通城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华告诉记者,隧道设置了22处进出口,通向周边商业建筑、写字楼和配套公寓的地下停车场。此外,还有4个出入口,接驳周边地面市政道路。

  通州北环环隧行车层车道。

  隧道通车后,可实现商务区地块与地块间、地块与市政道路间无缝衔接。届时,路面行驶的汽车将全部引入地下,地上0.5平方公里范围内,都将变为“无车区”,地面空间只提供给行人和自行车通行。

  “将地面交通留给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体系,机动车利用地下空间通行,真正实现了交通速度与舒适度之间的平衡。”王华说。

  深挖19米建四层“地下城” 修地铁不用“掘地三尺”

  实际上,这条1.5公里长的车行隧道只是北环环隧的其中一层。

  王华告诉记者,北环环隧整体结构分为三层,分别为行车层、设备夹层和综合管廊层。此外,在行车层上方还有与隧道十字相交的人行通道层,与周边写字楼相通,行人无需走到地面穿过马路,就可以在不同楼宇间穿梭。环隧三层主体结构加上人行通道层,深度共计达19米。

  通州北环环隧整体效果图。

  其中,地下二层为通风、出线、投料和设备夹层,布置有部分通风和电气设备的安装空间等,主要为综合管廊层服务。

  地下三层是市政综合管廊层,包含水、电、电信、有线电视、热力和气力垃圾输送等管线。这样的地下综合管廊,一改过去铺设市政管线的方式,维修时不用再反复开挖路面,后期运营维护更加规范和方便。此外,综合管廊层净高2.8米,也方便工人通行、维修。

  “像这样在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各种市政管线集中在一起的城市综合管廊并非新鲜事物,但集道路交通与市政管线功能于一体的地下环廊并不多见。”王华认为,地下空间进行集约化规划,不但在有限空间内整合解决了行车空间、管线网络等需求,还解决了区域地下停车场的互通问题,周边写字楼接入市政管线也更方便。

  北环环隧的设计、施工、管理也都“一体化”。该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胡赞鹏告诉记者,在综合管廊层下方,还为地铁线路预埋了管道,未来修建地铁时不用再“掘地三尺”。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多个部门统一规划和建设,告别了反复施工铺设,减少设计中的偏差、施工中的浪费,更科学合理。

  垃圾真空运输 告别垃圾桶

  综合管廊层的气力垃圾输送管,也是一项“黑科技”。北投集团通城公司规划技术部副部长方君介绍说,商业楼宇内每天产生的垃圾将被放入专门的垃圾投放口,进入垂直的垃圾管道。当垃圾达到一定重量之后,垃圾站内的抽气装置会自动启动,以每小时70至80公里的速度吸入垃圾并将其输送至管网。

  这个过程完全自动化操作,未来,环隧所服务的区域将不会出现垃圾桶、垃圾车,垃圾收集分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气,也会统一经过除尘除臭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智慧交通系统可自动处置紧急事件

  车流引入地下,怎样避免堵车?方君告诉记者,北环环隧配有智慧交通系统,通过流量检测、智能交通指示信号等措施,优化隧道车辆通行,减少拥堵。

  系统不仅可以通过红外线、视频监控等实时检测车流流量,还可以判断、处置紧急事件。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在监控管理人员辅助下,针对交通事故、火灾、堵车等不同情况,启动不同级别的应急预案。

  “例如隧道内发生火灾,系统将向综合信息中心的监控人员报警,由监控人员确定紧急事件级别后,系统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自动调整隧道内的风机方向,减弱起火点风力,并通过交通流控制功能,尽快疏散隧道内车辆。”方君举例说。

  同时,为达到绿色建造标准,系统还设计利用电磁吸附装置,对隧道排出的汽车尾气进行PM2.5降尘吸附。

  方君透露,因为隧道有4个出入口与市政道路接驳,为避免出入口发生车辆拥堵,未来将考虑根据地面、地下实时车流情况,通过隧道内闸机抬降、路面红绿灯变灯等措施配合,缓解交通压力。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